田某,男,53岁。住院号1117225。双相障碍病史30年。本次因复发住院.主要表现为兴奋,话多,多管闲事,喜发号施令,容易激惹,伴冲动行为。入院诊断:双相障碍(躁狂状态).应用丙戊酸钠、氟哌啶醇治疗。一周后丙戊酸钠调量至1.2g/d、氟哌啶醇10mg/d、加用拉莫三嗪25mg/d。又过一周,将拉莫三嗪加量至50mg/天,其余药物剂量不变。效果差,症状如前。后将氟哌啶醇改为20mg/d。
四周后症状只是有所改善,不能完全消失。后因办理单位事宜,出院。
出院后因不按时按量服药,病情加重,20天后又住院,诊断同前,住院号1117886,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同上次住院,应用丙戊酸钠0.6g/d、氟哌啶醇10mg/d、拉莫三嗪50mg/d,加用奥卡西平0.6g/d。次日症状明显改善,三天后将奥卡西平加量至0.9g/d,停用肌注药物,病情稳定至今。
讨论:躁狂发作的治疗常常需要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即是联合多种药物治疗,也未必见效。我院报道的这例病人,因病程长,病情重,联合用药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故联合奥卡西平治疗。
奥卡西平为新型抗癫痫药物。是卡马西平的衍生物。奥卡西平比卡马西平的优点有:无肝酶诱导作用,生物利用度高(约96%),蛋白结合率低(40%),疗效好,很少不良反应,尤其是皮肤过敏少。因此已广泛应用于抗癫痫的治疗,临床上也用于治疗精神病,特别是对躁狂症的治疗。
我院所观察的该例病人通过前后两次住院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虽然联合用药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但联合奥卡西平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由于仅仅为个案报道,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关于奥卡西平治疗难治性躁狂一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IL6对NIH3T3细胞MMP3和TIMP1表达
- 关于山东沿海居民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流行病
- 关于初诊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IR、AIR和OS
- 关于IL1β对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蛋白
- 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与NFκB p65表
- 宫颈癌组织HPV16 URR及E7基因突变和序列多
- 关于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抑制基因Livin表达
- 关于禁食前后小鼠胃黏膜NUCB2的变化
- 阿兹海默冷漠症的分析与对策
- 关于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0例临床浅析
- ADHD儿童及父母个性和家庭环境特征病例对照
- 关于普拉克索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效果
- 关于不同途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糖
- 关于甲钴胺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促
- 关于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上肢瘫痪病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