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病人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和果糖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215例门诊不育病人根据有无精索静脉曲张分为A、B两组,再根据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将A组分为A1、A2、A3组,以已生育、无精索静脉曲张男性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各组病人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及果糖含量。结果 对照组、A 组、B组精浆果糖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精浆果糖含量逐渐升高, A3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214,q=5.18、4.74,P&<0.05)。A 组、B组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8.989,P&<0.05);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中性α糖苷酶的活性逐渐下降,但A1、A2、A3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F=3.41,P&>0.05)。结论 人类精浆中中性α糖苷酶活性减低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精液;中性α糖苷酶;果糖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1]。虽然对于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病理生理机制已经有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尚没有定论。精浆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既是精子运动所必需的介质,又含有维持精子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成分,能激发精子的活动力,精浆成分的改变将会改变精子的生理功能。本研究检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病人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及果糖的含量变化,以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9月~2008年1月,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泌尿男科及生殖科门诊不育病人215例,年龄23.1~39.5岁,平均31.2岁。均因婚后同居2年不育而就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排除外伤及遗传性疾病家族史,且女方经检查排除不孕原因。无精症以及精液完全不液化者从本实验中剔除。根据临床体格检查有无精索静脉曲张分为两组,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A组)84例,再按VALSALVA法分度,其中Ⅰ度(A1组)43例,Ⅱ度(A2组)26例,Ⅲ度(A3组)15例;无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B组)131例。对照组20例,年龄29.1~42.5岁,平均36.0岁,均已生育至少一个子女或使女方怀孕,体检未发现精索静脉曲张。
1.2 精液采集及处理
所有受检者禁欲3~7 d,采用手淫法采集精液于消毒量杯中,置37 ℃、含体积分数0.05的CO2培养箱中充分液化后,2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液体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待检。
1.3 果糖及中性α糖苷酶测定方法
精浆果糖含量测定采用间苯二酚法[2]。中性α糖苷酶测定采用α糖苷酶检测试剂盒,操作按说明书步骤进行。果糖正常参考值为0.87~3.95 g/L,中性α糖苷酶正常参考值为35.1~87.7 kU/L。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用PPMS 1.5[3]统计软件处理,结果采用±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对照组、A 组、B组精浆果糖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精浆果糖含量逐渐升高, A3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7.214,q=5.18、4.74,P&<0.05)。A 组、B组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8.989,P&<0.05);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中性α糖苷酶的活性逐渐下降,但A1、A2、A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各组果糖与中性α糖苷酶检测结果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F=8.989,P&<0.05;与A3组比较,F=7.214,*q=5.18、4.74,P&<0.05
3 讨论
人们对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仅局限于睾丸生精功能方面。精浆是精子由产生到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中赖以存活的载体,主要由附睾、精囊及前列腺等附属性腺的分泌液构成,其中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维持精子的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精液质量有提示作用。 转贴于 精浆中果糖是由血液中葡萄糖通过酶促反应在精囊中转变而成,是精囊的特征性标记物。果糖主要补充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ATP,为精子纤丝收缩提供能量[4]。目前文献对于果糖水平与精子活力及活动率的关系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果糖与精子活力、活动率呈负相关[5],有的则持相反结论。另外,对于果糖水平与精子密度的相关性亦存在一定的争议,LEWIS等[6]研究结果表明,果糖水平与精子密度呈负相关。而GONZALES等[7]则认为,精浆果糖含量与精子活力无明显相关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A3组果糖含量较A1、A2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本实验没有分析各组之间精子密度的差异有关。对于精浆果糖水平与精子活力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抑或其仅仅与精子密度存在对应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中性α糖苷酶由附睾上皮分泌,是反映附睾功能的指标。中性α糖苷酶催化多糖或糖蛋白中糖类分解成葡萄糖,为精子运动提供能量。精子成熟、获能及受精过程伴有的比较活跃的糖基反应亦都与此酶活力有关。CHEN等[8]研究显示,无精子症病人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睾丸生精过程及该酶活性水平都受到雄性激素调节所致。大量研究表明,中性α糖苷酶活性与精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BENALI等[9]研究显示,中性α糖苷酶活性低的精液标本最终与透明带结合精子数量显著低于中性α糖苷酶活性高的样本。中性α糖苷酶活性异常提示附睾功能障碍,导致精子成熟障碍,使精液中未成熟精子比例增加。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不育各组α糖苷酶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不育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人类精液中性α糖苷酶活性的降低可以导致男性不育,而这也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病理机制之一。
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附睾功能的损害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精囊是否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受到损害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对于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病人精液参数分析并不是惟一的诊断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化分析才能得出更加精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张宾,王家富,黄庆玉. 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6,12(4):221223.
[2]刘成玉.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9150.
[3]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4]张晋绥,刘建华. 小儿精索静脉曲张13例治疗体会(摘要)[J]. 齐鲁医学杂志, 2004,19(6):476.
[5]王瑞雪,刘亦智,袁宝明,等. 精浆果糖含量、中性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精液参数关系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6,14(6):353355.
[6]LEWIS J L, AIRD I A, BILJAN M M, et al. Effects of sperm activity on zinc and fructose concentrations in seminal plasma[J]. Hum Reprod, 2006,11(11):24652467.
[7]GONZALE S, GARCFAHJARLE S M, NAPUR I R, et al. Cellularmaturity and apoptosis in human sperm:creatine kinase,caspase3 and BclXL levels immature and diminishedmaturity sperm[J]. Mol Hum Reprod, 2004,10(5):365372.
[8]CHEN D Y, WANG J J, HUANG Y F,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ocalintype prostagl and in D synthase and alphaglucosidase in azoospermia seminalplasma[J]. Clin Chim Acta, 2005,3(2):6976.
[9]BENAL I H, GUERIN J F, PINATEL M C.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en characteristics, alphaglucosidase and the capacity of spermatozoa to bind to the human zona pellucida[J]. Int J Androl, 1994,17(3):121126.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