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胰腺癌组织Cx43和Ecad表达及意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2242 日期:2025-05-07 来源:论文网

       作者:纪清连 孙玲玲 付伟伟 李霞

【摘要】 目的 了解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法检测Cx43和Ecad在47例胰腺癌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x43和Ecad在正常胰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及腺泡细胞均呈阳性表达,而胰腺癌组织中Cx43和Eca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7%(21/47)和46.8%(22/47),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8.59、19.23,P&<0.01)。Cx43和Ecad在组织学Ⅰ级的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0.0%、80.0%)明显高于组织学Ⅲ级(28.6%、23.8%),差异有显著性(P=0.047、0.021)。Cx43和Ecad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χ2=6.01、4.70,P&<0.05),与病人1年生存率无关(χ2=2.07、3.63,P&>0.05)。Cx43和Ecad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6.31,r=0.92,P&<0.01)。结论 胰腺癌存在Cx43和Ecad的表达下调和定位异常,其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胰腺肿瘤;间隙连接蛋白;上皮钙黏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紊乱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多种人类癌细胞均显示其间隙连接结构和功能下降或缺乏,都有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下降[1]。上皮钙黏蛋白(Ecad)为钙依赖黏附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分布于上皮细胞,是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及细胞间黏附连接的主要分子[2]。许多恶性上皮肿瘤的侵袭转移与Ecad的表达及功能障碍有关[3]。目前,关于Cx43及Ecad与胰腺癌发生和发展关系的研究报道很少见。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中Cx43及Ecad蛋白的表达,探讨GJIC和细胞间黏附功能异常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其来源
  
  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1995年1月~1999年12月间诊断为胰腺癌47例病人组织蜡块,每例均有详细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及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术前均未接受化疗和放疗。47例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27~75岁,平均56.7岁。病理学类型均为浸润型导管癌。按BLOOM RICHARDSON评分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级: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21例。47例中有淋巴结转移者25例,无转移者22例;生存时间&>1年者13例,1年内死亡34例,1年生存率为27.6%(13/47)。10例正常胰腺组织取自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正常成人。
  1.2 Cx43和Ecad表达检测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40 g/L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采用免疫组化PV 6000法染色,具体步骤按说明书操作。鼠抗人Cx43和Ecad抗体(即用型)购自北京中杉生物试剂公司,PV 6000通用型试剂盒购自ZYMED公司。每次染色均设阴性及阳性对照。
  1.3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断
  
  参照文献[2~4]的标准,Cx43和Ecad染色结果的判断标准为:无着色为(-),着色细胞≤25%为(+),26%~75%为(),≥76%为(),将(-)、(+)归为阴性表达,()、()归为阳性表达。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Cx43和Ecad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表达
  
  Cx43和Ecad在正常成人胰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及腺泡细胞膜均呈阳性表达。在胰腺癌组织中,Cx43和Ecad阳性染色多位于细胞浆内,细胞膜表达减少。胰腺癌组织中Cx43和Ecad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7%(21/47)和46.8%(22/47)。Cx43和Ecad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8.59、19.23,P&<0.05)。
  2.2 Cx43和Ecad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Cx43和Ecad在组织学Ⅰ级的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80.0%,而组织学Ⅲ级为28.6%、23.8%,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47、0.021)。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Cx43和Ecad阳性表达率与有转移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01、4.70,P&<0.05)。生存超过1年者Cx43和Ecad阳性表达率(61.5%、69.2 %)高于1年内死亡者(38.2%、3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7、3.63,P&>0.05)。见表1。
  2.3 Cx43和Ecad在胰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
  
  本文胰腺癌组织中Cx43和Ecad同时阳性表达18例,同时阴性表达22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x43和Ecad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χ2=16.31,r=0.92,P&<0.01)。  表1 Cx43和Ecad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例)临床病理学特征nCx43阳性阴性Ecad阳性阴性组织学分级 Ⅰ107382 Ⅱ168897 Ⅲ21615516淋巴结转移 有25718817 无22148148生存期(年) ≤13413211321 >1138594

转贴于   3 讨论
  
  Cx43是一种主要的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它在细胞膜上成簇出现形成间隙连接斑,许多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已证实Cx43蛋白表达的量与细胞GJIC的能力密切相关,Cx43表达下降意味着通讯功能的下降[4]。张永兴等[6]研究显示,Cx43在15例正常肺组织中均呈较典型的细胞膜表达,85例肺癌组织中仅有43例Cx43阳性表达,并且Cx43的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安君岭等[7]报道,肝癌组织中Cx43阳性率为42.55%, TNM分期越高,Cx43阳性率越低。HIRSCHI等[8]对乳癌的研究结果也说明,Cx43蛋白表达和GJIC功能异常可促进癌细胞转移。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x43蛋白在正常成人胰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及腺泡细胞膜均呈阳性表达,而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并且多在细胞浆内异位表达,细胞膜表达减少或消失;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Cx4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有转移者。提示Cx43蛋白的表达减少和定位异常可能直接导致胰腺细胞GJIC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细胞失去广泛的信号通讯,逃避正常的生长控制,最终导致胰腺癌的发生;Cx43蛋白表达可能是胰腺癌的分化表型和恶性转化表型之一,可以作为胰腺癌分化程度和浸润转移能力的指标。
  
  Ecad为上皮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的重要黏附分子,是位于染色体16q22.1上的Ecad基因编码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其与细胞内可溶性连环素(α、β、γ连环素) 结合形成复合体,与相邻细胞的Ecad相互连接,参与细胞黏附和信号传递等。Ecad的功能抑制或表达下降,可使细胞间黏附能力下降,导致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自原发部位脱落,形成局部和远处转移。因此,Ecad被称为抗浸润的抑癌基因。徐晓艳等[9]研究了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认为胃癌组织中Ecad低表达或失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王斌等[10]研究显示,Ecad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病人年龄、性别及发生部位无关,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管壁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Ecad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胰腺癌细胞分化程度的下降而降低,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说明Ecad蛋白表达减弱与胰腺癌侵袭转移潜能相关,可作为胰腺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HERNAND等[11]研究显示,转染Ecad基因到鼠皮肤乳头状瘤细胞,形成细胞黏附后导致Cx43从细胞质向细胞膜移动,提示Ecad对间隙连接有调节作用,Ecad可介导钙离子依赖性的间隙连接形成,促进Cx43蛋白从细胞质转运到细胞膜上,所以Ecad的异常可以引起Cx43的定位异常。YANO等[12]的研究表明,Cx43与Ecad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Ecad构成的细胞间黏附可能为细胞间间隙连接形成的基础条件或先决条件。本文结果显示,Cx43和Ecad在47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提示Cx43和Ecad表达下降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TSAI H, WERBER L, DAVIA M O, et al. Reduced connexin 43 expression in high grade, human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 cells[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m, 1996,227:6467.

  [2]黄君富,姚锦慧,房殿春. E钙黏附蛋白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8,19:223225.

  [3]HIROHASHI S. Inactivation of the Ecadherinmediated cell adhesion system in human cancers[J]. Am J Pathol, 1998,153:333335.

  [4]OYAMADA M, KIMURA H, OYAMADA Y, et al. The expression, phosphoryl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connexin 43 and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nchronized contraction of cultured neonatal rat cardiac myocytes[J]. Exp Cell Res, 1994,212:351.

  [5]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6]张永兴,徐洪涛,王恩华. Connexin 43和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 2005,8:103106.

  [7]安君岭,徐正顺,张天一,等. 肝细胞癌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和E钙粘附素的表达[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19:257260.

  [8]HIRSCHI K K, XU C E, TSUKAMOTO T, et al. Gap junction genes Cx26 and Cx43 inpidually suppress the cancer phenotype of human mammary caicinoma cells and restor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J]. Cell Growth Differ, 1996,7:861.

  [9]徐晓艳,范鹏程,马秀梅. E钙黏附素、组织蛋白酶D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39:237241.

  [10]王斌,徐少勇,邓长生.E钙黏附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J].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2,14:165166.

  [11]HERNAND E Z, BLAZQUEZ F J, JOAZEIRO P P, et al. Control of intracellular movement of connexins by Ecadherin in murine skin papilloma cells[J]. Exp Cell Res, 2001,270:235.

  [12]YANO T, YAMASAKI H. Regulation of cellular invasion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ctivity in Hep G2 cell by connexin 26 transfection[J]. Mol Carcinog, 2001,31:10110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