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脾胃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1316 日期:2025-04-27 来源:论文网
脾胃受伤会导致全身性疾病,而运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舒肝行气和血、滋养胃阴等法、调理脾胃,已为医生所熟悉。本文所列举的,乃是一些不以脾胃病变为主的疾病,其治法仍从脾胃入手,其原因就在于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李东垣所创制的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清暑益气汤等,它是意义,不在于为后世留下了几张好方子,而在于他首创了调节阴阳气血的法则,是升降沉浮的示范。
补中益气汤,既能补虚,又能甘温除大热,开了治“发热”证的一大法门。升阳益胃汤升清降浊,而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解郁、升阳、泻阴火作用又别于升阳益胃汤,二方可谓调理清浊的典范。
  清暑益气汤,主治长夏伤暑及虚人外感,既有气阴两耗,又有湿滞困脾,此方升、补兼施,化滞之中兼有益阴,旋转中州,使发热、自汗、身重、闷瞀、呕恶等症齐愈。舍此法何能灵效。而此法亦从脾胃之生理功能悟出。可见恢复脾胃的“枢纽”作用,对治疗上的指导意义。近代医家张锡纯,对“脾胃”的体会犹多,其治阴虚劳瘵,不补金水而着眼于脾胃,立资生汤,方中以术、山药、内金为主,皆脾胃药也,先使中州旋转,次以牛蒡升华前三药之所化以润肺金,元参滋肾,药仅五味,大功告成。实为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之妙用也,笔者常用此方,其疗效远远超过了百合(固金汤)六味(地黄汤)之辈。
  此外,临床上运用升降相因之理,以升补之法,治疗气虚陷之癃闭、每获良效,而补渗利之不足。如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炎等病。
  另外,“健脾利水”是治疗水肿的有效方法,起作用机理有三,一是脾属土,健脾所以制水流。二是脾胃是水液代谢的枢纽,旋转中州则气化行肿自消。三是水湿是浊邪,升清以降浊,升阳以散阴则水自去。如是则治水之法变化无穷。
参 考 文 献
[1]吴顺安,袁佑邦. 脾胃气机升降探讨[J]. 青海医药杂志. 1991,33(3):11.
[2]周德端.论气机升降与脾胃病[J].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6,8(4):239-242.
[3]塔娜.气机升降学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03,21(5):8-9.
[4]任小宁.气机升降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 2007,31(12):8-9.
[5]张庭立.试论升降理论在调理脾胃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 1990,32(8):1-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