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33例诊疗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672 日期:2025-04-21 来源:论文网
作者:张秀成 李春英 祖林先 邵怀卿 白龙伟

【摘要】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3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睾丸扭转者中,2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入院时睾丸已萎缩未手术,30例均手术探查,14例睾丸复位后血供恢复正常,行睾丸固定,余16例睾丸已坏死给予切除。睾丸扭转小于6h者无一例坏死。结论 本病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治疗,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探查,挽救睾丸功能。  
【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一种急症之一,需要及时诊断及治疗,一旦延误,可导致睾丸功能不可逆损害。从1996年至2010年我们共收治33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3例,年龄5-62岁,平均18.5岁。20岁以下25例,均为单发。其中左侧24例,右侧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小于6h者9例,6-12h7例,12h以上17例。睡眠时发病 19例,剧烈活动(包括踢球、体操、劳动等)11例。其中8例既往有反复短暂阴囊疼痛并自行缓解,3例原因不明。32例为正常睾丸位置,1例为腹股沟处隐睾。临床表现为所有患者患侧睾丸剧痛,疼痛可向同侧腹股沟、下腹部放射,局部肿胀。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体格检查:患侧睾丸位置抬高,肿大,压痛,拒按。部分患者睾丸呈横位(18例),患侧提睾反射消失(20例),精索增粗。就诊晚者患侧阴囊呈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22例行双侧彩色多普勒血液成像(CDFI)检查,8例表现患侧睾丸血流减少,形态改变不明显,回声均匀。13例血流消失,肿胀明显,1例血流正常。初诊误诊外院17例,本院1例。误诊为急性附睾炎、睾丸炎12例,睾丸肿瘤2例,泌尿系结石4例。
  1.2治疗 3例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成功2例,1例入院时睾丸已萎缩未手术,余30例均手术探查。手术取阴囊患侧纵行切口,逐层切开至睾丸鞘膜,切开鞘膜,显示内容物,观察睾丸颜色、质地、扭转度数及鞘膜积液性状,可疑时精索封闭,热敷,鞘膜腔积液21例。
  2 结果
  30例手术探查证实为鞘膜内扭转。睾丸扭转度数180°6例,270°9例,360°8例,540°以上7例。左侧睾丸逆时针方向扭转15例,顺时针方向扭转6例,右侧睾丸顺时针扭转6例,逆时针3例。手术中14例复位行睾丸固定术,对侧未固定。另16例睾丸已坏死(包括隐睾1例),均给予切除患睾,对侧睾丸固定。在睾丸未切除的14例中,病史小于6h者8例,7-12h者5例,大于12h者1例。睾丸坏死者中,1例在12h内,余均大于12h。对复位固定者随访12~24月,3例睾丸萎缩,对侧睾丸未见扭转。    3 讨论
  睾丸扭转是少见的阴囊急症之一,由Delasiav于1810年首次描述,近几年发现率明显增加。睾丸扭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多。国外有报告说25岁以下者发病率为 1/160[1],左侧发病较多,一般认为与左侧精索略长有关,本组为2.6:1。先天解剖异常,睾丸附睾活动度过大是本病发生的内因;运动、外伤、体位突然改变是其诱因,本组11例均有类似病史。19例在睡眠中发病,与睡眠时温度高,阴囊,精索过长与松驰,迷走神经兴奋,提睾肌随阴茎勃起而收缩增加;同时,睡眠中姿势不断变更,两腿经常挤压睾丸,使睾丸位置被迫改变而引起睾丸扭转。睾丸扭转多有以下特征:(1)常见于青少年;(2)多为睡眠中或剧烈活动后发病;(3)发病早期多无发热;(4)一般疼痛在前,渐进性睾丸或附睾肿大在后;(5)既往有疼痛发作史,持续时间短,一旦复位后疼痛立即消失[2];(6)Prehn征阳性,即抬高睾丸时疼痛反而加剧;(7)睾丸呈横位;(8)附睾位置异常;(9)阴囊皮肤局限性内陷;(10)对侧睾丸活动度大;(11)缺乏尿路症状;(12)CDFI多显示睾丸肿大,回声均质,血流减少或无血流;(13)患侧提睾反射消失。我们认为:由于就诊时间不同,不能过于依赖典型临床体征。本组睾丸横位55%,Prehn征58%,CDFI准确率95%。
  CDFI能显示睾丸的形态及血流信号改变,它具有快速和准确性高,无创伤等优点,可初步反映睾丸扭转的程度。对扭转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且可反复检查,但对病史短而CDFI正常已怀疑为睾丸扭转者,仍以手术探查为妥。既使个别病例手术证实为附睾炎或睾丸炎,可给减压引流,缩短病程。本组本院误诊为睾丸炎1例,可能为发病初期,睾丸和附睾内血流仍丰富有关。
  睾丸扭转误诊率仍然很高,本组误诊率为54%,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基层医院无CDFI。(2)基层医院分科不细,缺乏专科医生,对此种急症认识不清,体检不细,4例误诊泌尿系结石者均未检查阴囊。(3)患者及家属虽然近几年医学知识有所提高,对本病的了解仍然欠缺,未找专科医生。(4)睾丸短暂反复疼痛,未引起临床医生高度警惕。(5)虽然锝99扫描是诊断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3],对于多数县市级医院缺乏此种设备。因此,对于基层医院医生,应引起高度警惕,怀疑睾丸扭转,及时上级医院就诊,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探查,在直视下复位。若复位后热敷,精索封闭,血运恢复后给予固定;若睾丸已坏死,应给予切除。因缺血坏死的睾丸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且对侧睾丸亦能受到影响而凋亡细胞增加,主要是发生在精母细胞,早期及晚期的精子细胞和Sertoli细胞,因而导致不育。Lewis主张术中应常规探查对侧睾丸,并作预防性固定,因为解剖异常是双侧的。本组病例中未切除睾丸者对侧睾丸均未进行探查和预防性固定,随访尚未发现健侧睾丸扭转。因此,我们认为:患侧睾丸未切除时,对健侧睾丸是否探查,应持谨慎的态度,防止损害扩大化。
参 考 文 献
[1]吴阶平,马永江.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48-451.
[2]王志强,金铁雄.睾丸扭转32例诊治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5):388-389.
[3]宋文辉,吴建辉,马庆彤,等.精索扭转急症23例诊治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15(5):387-388.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