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我国始终将消除贫困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目标,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上,相继出台并落实了多项精准扶贫政策,扶贫成效显著,截至 2019 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 551 万人,相比于 2012 年末的 9899 万人,减少了 9348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0.6%,相比于从 2012 年的 10.2%下降了 9.6 个百分点。2020 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决胜阶段,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阶段,所以,在继续决胜脱贫攻坚的同时有机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我国将金融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转变金融扶贫理念,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从以往“输血式”扶贫逐步转向“造血式”扶贫。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金融扶贫基本框架,但金融扶贫路径有待优化,金融扶贫效率有待提高,金融扶贫任务仍十分艰巨。如何进一步提升减贫效率,降低返贫发生率,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在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的同时助推乡村发展建设,有机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是下一阶段金融扶贫面临的挑战。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 2019 年 7 月底,该县贫困发生率为 3.5%,远高于国家平均贫困发生率,为实现 2020 年“脱贫摘帽”,台前县创新探索小额信贷扶贫、“金融+产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扶贫成效显著,县域贫困人口逐年降低,但扶贫任务仍然十分严峻。本文基于台前县金融扶贫现状,对其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金融扶贫路径优化方案,并对下一阶段台前县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内文献综述
在金融扶贫方面,国内专家学者主要从金融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效力、金融扶贫路径等层面展开研究。
在金融扶贫政策完善方面,郭利华、葛宇航(2018)通过对 2011 年以中央及民族地区金融扶贫政策供需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从提高就学就业金融服务可得性、支持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发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金融政策供给,集中力量破解深度贫困难题。佟大建、应瑞瑶(2019)认为实施扶贫政策有助于减贫,但应注重其减贫效应的可持续性,在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扶贫政策的实施仍有其必要性。郭晓蓓(2020)认为,应从顶层设计的层面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相关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扶贫项目,出台财政与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扶贫的项目,将社会资金引入扶贫领域。
在金融扶贫绩效研究方面,申云、彭小兵(2016)基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参与链式融资模式下的减贫效果的实证分析,认为农户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进行链式融资能有效减轻贫困,其中“金融机构信贷—龙头企业—农户”与“金融机构信贷—龙头企业—农户”两种信贷扶贫模式减贫效果更明显。谢金静、王银枝(2019)认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普惠金融也存在诸如金融机构扶贫意愿不强、扶贫不精准、金融风险大、普惠金融商业性与公益性难以平衡等问题,并借鉴美国经验,选择普惠金融的“KIVA 模式”进行案例剖析,结合我国金融扶贫实际对中国版“KI VA 模式”进行构思,以期增强我国金融扶贫的时效性。 王鸾凤、朱小梅(2019)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导致了金融扶贫效力不足,应推进农村综合产权市场建设,加强农业相关产业保险制度建设。
.........................
二、 台前县金融扶贫背景
(一) 台前县经济发展情况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黄河、金堤河交汇的夹角地带,总面积 454 平方公里,全县辖城关镇、打渔陈镇、侯庙镇、马楼镇、孙口镇、吴坝镇 6 镇和后方乡、夹河乡、清水河乡 3 乡,372 个行政村,38.5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 1.34 万人(截止到 2019 年 7 月),占比 3.48%。县域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三分之二在滞洪区。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该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全县 GDP 位于所在地级市末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失衡、金融供需不足是该县金融扶贫面临的现实状况。
近十年来,台前县不断突破地域限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生产总值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 14.8%。但相比于濮阳市其他县区,台前县生产总值依然处于末位,亟需统筹各类资源,加快经济建设。
..........................
(二) 台前县金融业发展情况
1.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及分布
截至 2019 年 12 月,台前县县域银行机构有 9 所,营业网点数量为 17 个,其中有 11 个是分布在城区内,仅有 6 个银行营业网点设在农村,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
..............................
(一) 构建金融扶贫四大体系.........................14
1.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14
2. 完善信用评级体系..................................14
四、台前县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20
(一) 台前县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20
1. 扶贫信贷资金配置不合理、贷款覆盖率偏低.....................................20
2. 信贷资金发放期限不合理...............................21
五、台前县金融扶贫路径优化设计及相关工作建议..................................29
(一) 台前县金融扶贫路径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29
1. 提升需求侧自身“造血”功能........................... 29
2. 市场化金融扶贫供给......................................29
四、台前县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台前县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扶贫信贷资金配置不合理、贷款覆盖率偏低
扶贫贷款是现阶段贫困地区获得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式,也是现阶段台前县金融扶贫的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对台前县 2017-2019 年扶贫贷款发放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现阶段台前县小额信贷扶贫存在信贷资金配置不合理、贷款覆盖率偏低的问题。
台前县扶贫信贷资金台前县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对象主要是贫困户和企业(合作社),截至 2019 年底,台前县累积发放小额信贷资金为 4.81 亿元,各经营主体获得贷款占比如下:
从表格数据可以得出,扶贫信贷资金中“户贷户用”金额为 1.31 亿元,占比27.25%,远低于“企贷企用”72.75%的资金占比,约四分之三的扶贫信贷资金流向了企业(合作社),扶贫信贷资金在企业和贫困户之间的分配不合理,贫困户获得小额信贷资金数额小,自身“造血”功能差,是现阶段台前县小额信贷扶贫面临的现状。
.............................
五、台前县金融扶贫路径优化设计及相关工作建议
(一) 台前县金融扶贫路径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金融扶贫路径优化应立足于特定地区现阶段金融扶贫措施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本文通过对台前县金融扶贫措施、问题及成因的调查分析,以贫困户脱贫增收和乡村产业稳定发展为目标,结合现阶段台前县经济发展和金融扶贫现状,为台前县创新设计金融扶贫路径优化方案,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1. 提升需求侧自身“造血”功能
金融扶贫的关键在于激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针对台前县来说,金融扶贫问题在需求侧一方的表现就是脱贫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自给率不足,台前县金融扶贫路径优化在需求侧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提升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自给率上。提升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要培养贫困户金融扶贫意识,增强其践行金融扶贫的积极性,二是要提升贫困群体金融素养,合理有效的获取金融服务,三是创新培育金融服务载体,高效发挥金融服务效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