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第一位死亡原因,以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心血管死亡率高于女性,近20年来,男性心血管病死亡率略有降低,而女性心血管病死亡率保持稳定,甚至有增加的趋势。据世界心脏联盟(WHF)报道,因心血管病死亡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1/3,全世界每分钟平均有超过16名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每2.5名女性中就有1人将死于心血管病。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再灌注及血运重建;防治
流行病学趋势
我国女性因冠心病死亡增幅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女性人口基数大(2000年人口调查,男性6.4亿,女性6.8亿),农村女性心血管死亡率升高,(2000年调查农村男性132例/10万,女性118例/10万)有关,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方面,下面几个方面日益上升。
1.1超重和肥胖:城市女性超重和肥胖数比男性低,但农村女性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2002年第四次全国膳食和营养调查死显示农村男性19.1 %,女性21.6%)[1]。
1.2高血压:我国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男性48% 女性50 % ,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比男性更加明显。
1.3糖尿病:≥60岁年领组,患糖尿病患病率男性6.5%,女性71%。中老年人群中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
1.4血脂异常:虽然血脂异常患病率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绝经等因素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日益增加。(城市女性16%,农村女性16%)。
1.5吸烟:我国目前有2000万女性吸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第二大危险因素,吸烟者CVD防病危险增加。
另外,绝经是女性在冠心病中独特的危险因素,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人口老龄化这一危险因素带来一系列改变。这些是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
2治疗趋势
冠心病治疗方面,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BRIG)中分析3323例ACS住院患者的资料显示:女性中一级和二级预防均须加强,女性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知晓率、控制率及达标率均低,再灌注及血运重建治疗率方面女性冠心病患者并不理想,女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延迟时间明显长于男性,其原因复杂,其中与社会因素相关,如:女性文化程度低,医疗保险比例低,经济收入少,离婚和丧偶对女性的不利影响等,另外,在诊室里胸痛患者就诊时有些伴有焦虑、紧张的女性患者被认为精神因素引起,从而忽略心电图、心肌酶等基本检查,女性心脏病的症状较男性更加多样,有些无症状,直到晚期才发现,心脏病发作时,容易导致死亡。 转贴于 女性心脏病某些方面存在性病别差异,女性的微血管功能较男性差,有别于冠状动脉阻塞,女性心脏微血管更富于肌性,血管重塑时导致管壁僵硬,失去调节血流的能力,引起缺血。有些胸痛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冠脉通畅,在血运重建中再通大血管,对微血管无计可施,术后忽视针对微血管疾病的长期药物治疗,女性冠状动脉小于男性,血管细小,冠脉内经小,血管较细,PCI治疗的难度大于男性,介入及外科治疗中所用的器械型号不合适,易出现冠状动脉损伤、出血,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另外,女性体内血小板对刺激的反应性较强,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血管预后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是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同时肝素对肾脏损伤的危险较男性大。
3防治趋势
目前我国女性冠心病患者不管预防还是在治疗方面不如男性冠心病患者。女性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达标率低。女性冠心病发病年龄比男性晚,患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症状重,预后较差等独特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女性患者住院及接受治疗少于男性。住院患者中再灌注及血运重建治疗者女性低于男性,溶栓治疗率男12%,女性6.5%。PCI率男1.2%,女0.2%[1]
女性冠心病以微血管结构损伤为特点,冠脉造影阻塞性病变发现率低,而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斑点发现率高,这决定女性患病率高,预后较差。
4呼吁与建议
2007年 《女性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建议,要进行综合防治,这包括生活方式和主要危险因素干预及药物预防。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者必须戒烟,合理饮食,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肥胖,体质指数,腰围,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锻炼,根据危险分层口服阿司匹林,如有不耐受情况,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抗血小板治疗中重视胃肠出血及出血性卒中的风险,有条件介入治疗的女性患者,权衡利弊性介入治疗。
对于存在微血管病的女性患者,如有持续的胸部不适,负荷试验阳性或其他心脏病证据,冠脉造影显示冠脉通畅者,仍需给予治疗,可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他汀、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 ACEI类也可改善微血管功能和内皮功能,预防重构,改善预后。
总之,女性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方针,首先要确定目标,控制血压<120/80mmHg,胆固醇<200g/dl,LDH-H<100g/dl,HDL-H≥50g/dl,TG<150g/dl,血糖<100g/dl,腰围<80cm,BMI<25Kg/m2,养成良好的心态,愉快的生活,有个好的生活质量。充分认识及时抓住运动及饮食,控制肥胖,有效戒烟,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有积极作用。参与有趣的体育活动,合理搭配饮食,健康饮食,食用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及胆固醇含量低的食物,享受营养的美食,每月尽可能多天进行锻炼,坚持走路,必须戒烟,告别疾病,获得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重视女性冠心病,26-29页
[2]刘新民,张克义,李江源等.使用临床治疗药典.解热镇痛,抗炎药物,159-166页
[3]胡大一.《心血管病诊治新进展》.2009年7月贯彻循证医学的原则做好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