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声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在心包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871 日期:2025-04-13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关键词】 心包积液;,超声引导;,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
   【关键词】 心包积液;超声引导;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
  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受压,影响心脏扩张,导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压升高,腔静脉回流入右心的血量减少,使心搏量急剧下降,以致心包压塞而死亡。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病人极易因恶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损伤、心包填塞等而死亡,或导致气胸等严重并发症[1]。其致命性并发症可高达10%~20%,制约着临床工作开展,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操作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自2000年2月―2006年9月,共38例病人采用心包穿刺置管法。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7岁;癌性积液20例,结核性1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例,化脓性积液2例,尿毒症1例,非特异性心包炎3例。心包积液为中至大量,穿刺部位多在心尖部,女性乳房肥大及肺气肿者选剑突下,引流量第1天200~300 ml,以后据病人情况引流300~800 ml不等。保留天数据病人局部反应及疾病性质不同而不等,大致7~30 d,总引流量500~5 000 ml。
  12 材料 益心达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10 ml注射器1只,2%利多卡因1支,输液器1套,引流袋1个,便携式超声仪一台,心脏监护仪一台。
  13 方法 心包穿刺前先用2D超声定位,心尖部或剑突下脏壁层(右室前)心包间液性暗区>10 cm,即可采用本法。术前进行心电监护,取心尖部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剑突下穿刺点时取仰卧或半卧位,上半身抬高20~30°角),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逐层麻醉。麻醉生效后,遂在负压吸引下进穿刺针(心尖部进针时针头应指向心尖,剑突下进针应与腹壁呈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在穿刺过程中可在超声探头上套一无菌手套,给予引导,待穿刺针刺入脏层心包,有液体涌出后立即停止进针。抽出少量液体,若为血性液体,先验证是否确为积液,将其滴于纱布上,若中心为深红色斑点,外周呈浅红色晕圈,则为心包积液(若为全血,滴于纱布则均匀扩散呈深红色斑点)。沿穿刺针置入导引钢丝约10~20 cm,拔出穿刺针,然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约10~20 cm。拔出指引钢丝,中心静脉导管用敷贴固定,下通过输液器接无菌引流袋。让心包积液缓慢流出,并根据病因注入不同药物。癌肿患者可注入化疗药物,淋巴瘤者注入地塞米松,结核性者注入抗痨药物,化脓性者注入抗菌素,并反复冲洗。定期换药,更换输液器及引流袋。积液引流干净后,去除输液器及引流袋,盖上肝素帽。以后操作时拔下肝素帽即可。
  2 结果
  38例病人全部一次穿刺成功,经临床及理化检查,均明确病因,及时解除了心包压塞症状,病情得不到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7例非恶性心包积液病人治愈;仅1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后因发生缩窄性心包炎而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肿瘤性积液经引流并注入肿瘤药物后好转吸收,避免了心包积液引起的憋喘及心包压塞引起的死亡。总引流量500~5 000 ml,引流管保留7~30 d。并发症少,除局部轻度疼痛外,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反应、气胸、损伤冠状动脉及心肌、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病因以非特异性、结核性、肿瘤性、化脓性和风湿性等多见[2],不及时诊治极易因心包压塞危及生命或导致缩窄性心包炎,但诊疗过程多需心包穿刺。国内外资料显示,心包穿刺的危险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高达11%~20%[3],如撕裂心腔和冠状动脉、心肌或冠状动脉损伤引起的出血本身可产生心脏压塞、心律失常、气胸等;且多需反复穿刺更会增加操作风险,加重病人的经济、心理负担,严重制约着心包积液的诊治。本组38例心包积液病人,穿刺置管成功率100%。该法操作简单方便、有效,且中心静脉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局部损伤轻,不易感染,可长期保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并发症的产生。采用便携式2D超声引导床边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准确,一旦进入心包腔立即置入导引钢丝,避免了所有损伤心肌、冠状动脉的因素,保留置管避免多次穿刺操作的风险。保留置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且便于对心包积液反复理化检查,大大提高了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另外,通过导管可多次向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方便治疗。因此,超声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置管,方法简便、可靠、安全、有效、经济,可极大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愈后,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一镗.急诊医学[M].第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刘坤申,夏岳,叶蔚,等.心包穿刺硅胶管引流103例经验总结[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0):60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