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衍福 石淑娟 杨俊红 石金鹏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越来越短。影响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术后疼痛。术后镇痛的方法很多,所用药物有所不同,我们应用舒芬太尼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比较与常规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 例,年龄28~58 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舒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患者术前无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肝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纳0.1 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监测BP、HR、SpO2、ETCO2、ECG。开放静脉通路,所有患者均采用芬太尼4 ug/kg、咪唑安定50 ug/kg、依托咪酯30 ug/kg、维库溴胺0.1mg/kg静脉快速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异氟烷1~2%吸入,氧流量1 L/min,间断静推维库溴胺0.05 mg/kg,持续泵入瑞芬太尼,使术中血压不高于入室血压的1/3。调整潮气量使ETCO2维持在35~45 kpa。腹腔充入CO2速度1~2 L/min,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5~1.8 kpa.。
1.3 镇痛方法
胆囊取出后停止异氟烷吸入。氧流量开大至2 L/min。接术后持续性镇痛泵:A组:舒芬太尼100 u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B组:芬太尼1.0 m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术后常规鼻导管吸氧1.5~2 L/min。
1.4 观察指标
记录术后4、12、24、48 h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VAS):0分为无痛、3 分为良好、5分为差需要额外给予镇痛药物、10为剧痛。镇静评分:0 分 清醒;1 分 轻度镇静偶有瞌睡;2 分 中度镇静,经常瞌睡,易于唤醒;3 分 重度镇静,嗜睡,难于唤醒。舒适评分标准(BCS),1 级:安静是无痛,2 级:深呼吸或翻身时疼痛,3 级:深呼吸时亦无痛,4 级:咳嗽时亦无痛。记录术后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12、24 hA组的VAS明显低于B组(p<0.05)(表1)。术后4/12 h的镇静评分BCS评分A组高于B组。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表2),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噻吩基衍生物,其脂溶性更强,与u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12~17 倍,临床效价为芬太尼的5~10 倍,作用时间为芬太尼的2倍,并具有起效快、不引起组胺释放、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等优点[1]。阿片类药物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能产生过度镇静、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报道其临床发生率分别为37%和22%[2]。
LC技术发展迅速,与传统的剖腹手术比较,L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且疼痛显著减小,但仍然存在术后疼痛问题。疼痛原因与CO2气腹及切口痛和术后焦虑等有关。
术后镇痛可以减少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急性激素的释放,避免因疼痛引起的机体生理改变。术后良好的镇痛,可以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术后有关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本研究发现,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等效剂量下,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副作用明显小于芬太尼组,是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4.
[2] VOLKT,SCHENKM,VOLGTK,etal.postoperative epidural anesthesia preserves lymphocyte,but not monocyte immune function after major spine surgery.anesth analg,2004,98(4): 1086-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