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建村 刘明叶 赵景杰
【关键词】 上颌埋伏;多生牙;阻生牙;手术;拔除
【关键词】 上颌埋伏;多生牙;阻生牙;手术;拔除
超过正常数目而形成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多生牙可以萌出、埋伏阻生、牙齿倒置,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极少患者感觉局部胀感,但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错牙合畸形、邻牙迟萌、牙扭转、牙间隙增宽、邻牙牙根吸收和形成囊肿等。因此,早期作出诊断,及早给予治疗很有必要。现将我科1996年2月―2005年2月临床治疗112例上颌埋伏多生牙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2例中,男77例,女35例;年龄6~12岁84例,占75%;12岁以上28例,占25%。112例全为上颌前牙区埋伏阻生,单个埋伏阻生牙为93例,2个者为19例;埋伏多生牙总数为131个,其中唇侧4例7颗牙齿,腭侧108例124颗牙齿。上颌埋伏多生牙并发症主要为牙间隙增宽、牙错位、拥挤扭转,少量病例有邻牙牙根吸收或囊肿形成。
12 方法
121 定位:手术前拍上颌前区咬合片、曲面断层,必要时加拍摄头颅侧位片。综合分析以确定埋伏多生牙在上颌骨内的准确位置,冠根的埋伏方向,以及与邻牙和窦腔的关系。
122 方法:根据上颌前区咬合片、曲面断层片,并参考头颅侧位片,来确定手术入路。112例中,采用腭侧入路108例124颗牙齿,占9466%;唇侧入路4例7颗牙齿,占534%。腭侧入路的切口为距A3、B3腭侧牙龈缘5 mm之弧形切口,全层切开粘骨膜;唇侧入路则为带蒂粘骨膜瓣切口,确保蒂部宽度大于游离宽度。在暴露埋伏多生牙时,用窄刃的骨凿由前向后分层取出表面的骨质,然后,用牙钻去除牙冠周围的骨质,特别是位于牙冠下方的骨质,使阻生牙有一定的活动度,以窄刃的直牙挺插入阻生牙的前端,以硬腭骨板为支点向下方将阻生牙挺出。动作要轻巧,防止损伤邻牙,特别注意保护好邻近的恒牙牙根和牙胚。缝合前应仔细检查创口,骨腔较小者严密缝合即可,骨腔较大者,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放置人造骨粉、碘仿纱条,开放填塞。
13 结果 本组病例112例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创口感染、创口裂口、唇腭部及牙齿麻木等不良症状发生。
2 讨论
上颌埋伏多生牙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本组112例的男女之比2.2∶1。埋伏多生牙可发生在不同牙列期,但好发于混合牙列期,其好发顺序为混合牙列期>恒牙列期>乳牙列期,本组84例发生于混合牙列期,占病例总数的75%。
埋伏多生牙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上颌比下颌多见,上颌又以前区最为多见。本组病例全部发生在上颌前牙区,并以上颌中切牙区最多,为105例,占病例数的9375%;124颗牙齿,占牙齿总数的9466%。埋伏多生牙好发于6~12岁的儿童,此时正处于乳牙、恒牙替换时期,易引起牙牙合畸形,临床上以上颌中切牙和间隙增宽为多见,其次为牙错位、牙拥挤、牙扭转等并发症,本组病例中有2例形成囊肿,未见邻牙牙根吸收情况。
临床上多以拍摄前牙区咬合片作为判断埋伏阻生牙位置的依据。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埋伏多生牙情况复杂,拍摄角度不恒定,且邻近牙齿的影像常常重叠,定位牙片临床诊断价值不大。本组病例采用拍摄上颌前区咬合片和曲面断层的方法,绝大多数上颌埋伏多生牙均可准确定位,少数病例通过拍摄头颅侧位片,也完全能确定其在上颌骨内的位置。故作者认为,上颌埋伏多生牙,应常规拍摄上颌前牙区咬合片和曲面断层片,必要时拍摄头颅侧位片,以确定埋伏多生牙在上颌骨内的准确位置。
因上颌骨前部唇颊侧骨质较薄弱,凿除唇颊侧部骨质对术后修复的影响较质腭侧要大。笔者认为,即使是唇侧埋伏多生牙,只要有可能,仍应采用腭侧入路为佳。
关于112例上颌埋伏多生牙临床治疗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河口区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浅析
- 关于可折断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
- 胸腹按压心肺复苏术初期复苏效果研讨
- 关于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术后早期康复指导
- 关于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 关于老年人溃疡病穿孔64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 关于间歇性全消化道灌洗法在结直肠癌术前肠
- 后牙铸造桩核冠修复效果的对比浅析
- 关于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50例
- 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
- 关于奥扎格雷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
- 关于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学生考试焦虑的疗
- 关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 关于布氏镜检查丁酸钠影响HT
- 关于综合康复疗法联合消炎痛治疗颞下颌关节
- 关于中药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