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400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189 日期:2025-04-06 来源:论文网
作者:张杰 冯锐 杨旭东 刘晓玲 杨智

【关键词】 聚焦超声;子宫肌瘤;疗效
  【关键词】 聚焦超声;子宫肌瘤;疗效
  子宫肌瘤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B超检查是确立诊断的主要方法。随着对聚焦超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聚焦超声已广泛用于腹部和盆腔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其中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非常引人瞩目。我院自2001年使用北京医科大学应用碎石技术研究所研制的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无创治疗子宫肌瘤400例,取得理想效果,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子宫肌瘤患者40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96岁;40岁以下94例,41~45岁156例,46~50岁116例,51岁以上34例。其中术后复发4例,所有病例均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排除禁忌证。患者中白带增多206例,占5150%;经期延长220例,占5500%;腰痛下坠194例,占4850%;尿急尿频56例,占1400%。
  12 仪器设备 以上患者均采用北京医科大学应用碎石技术研究所研制的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产U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对比检测。
  13 方法 如上病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分别为130、130、140例。通过机载B超定位、监视,分别采用如下治疗方案:①甲组方案:输入电压设定为215 V,单元发射时间(t1)为013 s,间歇时间(t2)020 s,单点总次数(N)为50次。②乙组方案:输入电压设定为220 V,t1为015 s,t2为020 s,N为50次。③丙组方案:输入电压设定为220 V,t1为018 s,t2为022 s,N为50次。单个瘤体每次发射治疗时间以体积大小而定,对瘤体三径之和小于10 cm者实施一次性治疗,大于10 cm者分次完成治疗,一般不超过5次。经聚焦超声治疗3个月后行彩色B超检测,对照比较治疗前后瘤体体积、质地回声变化情况,并询问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变化情况。
  2 结果
  4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聚焦治疗。有104例因较长时间处于一种俯卧体位,自述腰、腹、腿部不适,治疗完成稍事休息后恢复正常。有14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腹部皮肤轻微刺痛,但可耐受;有6例患者自述腹痛,经相关科室诊断排除器质性影响并给予对症处理;有8例患者局部皮肤轻度灼伤,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并继续完成治疗。所有病例治疗3个月后行腹部B超检测并询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见表1~3。
  疗效判定标准:瘤体缩小30%以上和整个瘤体B超回声明显增强视为显效;瘤体缩小小于30%和/或整个瘤体B超回声明显增强视为有效;瘤体无缩小且整个瘤体B超回声增强不明显视为无效。
  表1 分组治疗效果统计表(略)   如按瘤体大小(三维之和)分组,B超检测结果详见表2。
  表2 瘤体大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略)
  表3 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统计表(略)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在25%左右,患者多有痛经、腰痛下坠、阴道不规则流血、经量过多、经期不正常等症状。近年来,伴随热疗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探索和报道已经引起医疗界的高度关注。我国热疗技术研究几乎与国际同步进行,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仪即是以超声波作能源,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指向性、可聚性、穿透性、可控性等物理特性,将体外能量聚焦于体内靶区,通过瞬间高温效应、空化效应,使瘤体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的肌瘤组织能够刺激肌体吞噬系统,有利于对瘤体坏死组织的清除,并能有效预防瘤体再生[3]。大量临床资料和实验资料证明,高能聚焦超声具有能量易调节,不伤害正常组织,不抑制肌体免疫能力等突出特点,对腹腔、盆腔内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高能聚焦超声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肿瘤热疗。传统的肿瘤热疗是将肌体组织加热到42℃左右,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而高能聚焦超声则是将多束高功率超声波聚焦于体内靶区,在若干分之一秒内(本研究单元发射时间013~018 s)使靶点快速升温至70℃以上,对瘤体细胞产生强大破坏作用。因肌体对聚焦超声治疗后坏死瘤体组织的吞噬和吸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治疗后的瘤体不会见到快速缩小或消失,因此不能象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疗法那样,单纯以瘤体缩小或消失比率作为判断其疗效的指标。国际抗癌联盟(UICC)尚无近期疗效评估标准。参照有关资料报道,本文以治疗前后B超显示瘤体三维之和缩小程度、回声变化情况作为疗效判定指标,并对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进行比较,可视为判定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可靠手段[4,5]。本文将400例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各级治疗参数在有效范围内略有增减,但对治疗结果无明显影响,提示了该疗法的安全有效性。8例腹部皮肤轻度灼伤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瘤体靠近体表(4例),二是患者过于消瘦(2例),三是患者痛阈较高(2例),四是治疗中护理询问观察不细微,没有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1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与瘤体内血管口径过大、血流速度过快引起的热丢失以及瘤体位置较深引起的超声衰减相关,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6]。本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高达9675%,绝大多数患者并发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副作用轻微且发生率很低,与报道基本相符[4,5],进一步证实了高能聚焦超声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冯若高强聚焦超声“切除”肿瘤的机理[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12):881
  2Clarke RL,Tel Harr GRTemperature rise recorded during lesion formation by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J]Ultras Med Biol,1997,23(2):299
  3王晓,孙靖中高能聚焦超声对恶性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7):555
  4蔡国华,于小红,李蕾,等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效与声像图改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0Ⅱ):47
  5刘强,武麦蕊,郭道宁,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4A):393
  6张樯,李发琪,冯若,等高强度聚焦超声“切除”肿瘤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8):56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