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述了北京航天城污水处理厂工程概况和工艺概况,重点介绍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情况,最后结合实际对CASS工艺特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城市污水 CASS工艺 工程调试 滗水器
tract: The engineering situ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especially the set-up and trial running of Beijing Space Flight Center WTP are presented. Finally some personal views on the special characters of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CASS) process are described practically.
项 目 | COD /mg/L |
BOD5 /mg/L |
SS /mg/L |
pH | 矿物油 /mg/L |
进 水 | 350 | 250 | 220 | 6.5~8.5 | 5.8 |
出水 | <50 | <15 | <30 | 6.0~8.5 | <3 |
排放标准 | 60 | 20 | 50 | 6.0~8.5 | 4 |
1 工艺概况
1.1 工艺简介
在大量文献调研基础上,通过方案筛选,我们选用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简称CASS)。该工艺最早是美国川森维柔废水处理公司1975年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专利。为将该工艺引进、消化,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环保中心于1994年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北京航天城污水处理厂。
1.2 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如图1所示。污水中含有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经过截留,除去上述污染物,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管道、阀门和水泵机组堵塞。污水经集水池用潜污泵抽至沉砂池,在沉砂池中可除去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污水经沉砂池后由配水管自流进入CASS池进行生物处理,出水达标后,部分用作农田灌溉或池塘补充水,剩余部分排放。
CASS池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它在SBR的基础上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器,、沉淀、排水均在同一池子内周期性循环进行。生物选择区和主反应区之间由隔墙隔开,污水由生物选择区通过隔墙下部进入主反应区,托动水层缓慢上升。整个CASS池平面24m×24m,主反应区和预反应区长度分别为19.25m和3.75m,宽度方向分4格,每格可独立运行,池深5m,有效水深4.5m(污泥区高1.3m,缓冲区高1.7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最小水深为1.34m,每周期排水比约为1/3,CASS反应池构造简图示于图2。
2 工程调试和试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