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台湾番荔枝;引种表现;栽培技术;福建莆田
20世纪50年代,莆田九华农场成功引种番荔枝,到2000年后,由于基建才被砍伐。在台湾,近年来由于番荔枝品种得到改良,产期调节的修剪技术应用及管理技术的改进,使番荔枝形成新兴的果树品种。在仙游市,1998年由台商引进凤梨释迦番荔枝品种,在仙游城关试种。在此基础上2004年在仙游榜头、枫亭扩大栽培,这是热带水果番荔枝在莆田市引种栽培的一次偿试。
1引种栽培的意义
一是增加群众致富门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高,现在相当一部分群众仍以务农为生,过去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果树品种由于栽培面积扩大后市场饱和,价格下降影响收益。台湾凤梨释迦番荔枝的引种栽培,增加了莆田市经济作物的栽培品种和群众致富门路,有一定的意义。二是品质优良。番荔枝果实风味佳,口感好,甜度高,可溶性固形物18%~25%,适合中国人爱好甜食的口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三是社会产量少。在中国,除广东澄海、海南有成现模的番荔枝经济栽培外,其他省份较少栽培。2000年前广东、海南栽培的品种都是AP番荔枝,果较小,大果形的凤梨释迦的品种很少。四是经济效益好。番荔枝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而且由于社会产量少,物以稀为贵,只有福州、厦门大型超市有售,2007年在上海单果售价60元/kg,2009年福州批发价20元/kg,零售价30元/kg,且供货量很少。因此,栽培番荔枝有较大的市场容量,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
2台湾番荔枝在莆田市的引种表现
莆田地处东南沿海,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5 ℃,年日平均大于10 ℃积温天数195.8~283.1 d,年平均日照时数1 955.5 h;极端低温南部与北部有较大差异,在仙游城关极端低温-3 ℃,在南部的枫亭、郊尾则罕见霜冻,偶尔有霜,但持续时间短。可见番荔枝在仙游栽培,果园必须选择适宜的小环境。2005年12月30日,仙游城关来洋台商果场遭受低温冻害,较平坦及低洼地三年生番荔枝树地上部主干部受冻严重,而相邻的榜头果场地处半山腰的逆温层,有一定坡度却几无受冻;枫亭山头的番荔枝也一样安全越冬。2004—2010年的7年间,榜头、枫亭果场未见冻害发生,生长、结果正常。2月叶片失绿变黄,3月脱落;4月抽发新梢,5月梢长10 cm,6月梢长20~30 cm,7月梢长40 cm以上,由于叶基部将芽眼包裹,如不折叶,当年很难抽发侧枝。3月落叶后短截,4月抽发新梢,5月底至6月初可开花,7月果径3~5 cm,9月底果重约250 g,11月中下旬果实成熟。2005年冬季受冻,来洋台湾果场4 hm2栽培面积仅剩下3 333.33 m2,由于失去信心,管理放松,产量少,所产的果基本只作内部供应。榜头泉山果场栽培面积1.33 hm2, 2008年总产5 162 kg,2009年株产8 kg,总产7 983 kg;2010年,包果数2.05万个,预计产量8 000 kg左右(2010年开花期长时间遇到阴雨,着果减少)。
3栽培技术
3.1果园选择
根据指示作物荔枝、龙眼、芒果能安全越冬的南部区域选择合适的地块作果园。根据气象学原理,应选择北面屏障、南面开口的马蹄形地块,枫亭山头果场就符合这一特点。在同一地块中,坡中间地块是逆温层地带,冻害也较轻,榜头泉山番荔枝场符合这一特点,因此这2个场7年未发生过冻害问题。番荔枝是浆果类水果,果实发育时需要大量的水分,同时果实膨大期在8—10月,莆田地区秋季多干旱,水分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果园水利条件是果园选择的的一重要因素,要选择水利条件较好的土地作果园[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2修剪
番荔枝的芽眼被叶基部包裹,如不加修剪及折叶,芽眼很难萌发,1根枝条可抽发1 m多长,不利树冠的培养。在台湾由于气候较好,通过7月修剪短截、折叶,可促进二次开花,调节果实产期。定植时苗木都必须进行定植修剪,剪后苗木高度(从嫁接口算起)长成后即主干的长度。果园排水条件较好的留25~30 cm,较为阴湿、平坦的长度留30~35 cm,栽后只留2个芽,长成后作主干,其余的芽应抹去。苗木定植后,经短剪、留芽,7月后,新梢抽发30 cm后即进行摘心,并在顶端折2叶,促进新芽萌发,此时高温多雨,易培养第3级枝条。并根据枝条分布情况进行必要的拉枝,使枝条分布均匀,有利树冠形成。此后的第2、3年用同样的方法修剪培养树冠,每年的春季还要及时剪除细弱枝、荫蔽枝。根据莆田地区气候条件,在3月落叶后进行枝条短截,一般留25~30 cm,如枝条较壮,空间较大的留35 cm,短截后促进萌芽及抽蕾。当萌芽5~10 cm时,番荔枝能在1个芽眼上长2~3个新芽,为防止争夺养分,应进行疏芽,每个叶眼只能留1个芽,以利培养壮花,提高产量。在6月再进行1次疏芽,每个枝条顶端留2个芽作为翌年结果母枝 ,其余的应去除。
3.3花果管理
疏花一般结合疏芽时进行;凤梨释迦番荔枝的果较大,一般在300~500 g,每个结果母枝只能留1个果,疏果时结合树势强弱,决定留果数量。疏果时间一般安排在7月中间,果茎在3 cm时进行[3]。果茎3~5 cm大时就可包果,根据试验,套上塑料软网后套上PE袋,留有一定的透气孔,效果比纸袋好,更便宜方便(内膛结果避光)。
3.4肥水管理
投产树每年在10—11月采果前后施干鸭粪约10 kg/株(此时鸭粪来源容易),增加果园有机质,增强树势。因每年2月叶片开始变色,光合作用减少,3月落叶,至5月新梢抽出仅5~10 cm,叶面积小,树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挖根调查,很少有新根或出现败根。因此,此次增施有机肥,对于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十分必要。番荔枝从幼果期7月至11月底成熟,仅4个月,挂果时间短,要及时补充速效肥——壮果肥。在4月芽萌动后,虽然新根较少,但树势急需恢复,新芽急待萌发。此时株产15 kg的树体,应及时施硫酸钾复合肥250 g/株及尿素250 g/株;6月开花期施同样量化肥,在花前或花后施;7月至9月底根据树势挂果量,还要再施2~3次壮果肥,以硫酸钾与尿素3∶7配合使用,保证果实及营养生长的需要。5—6月莆田地区雨量多、集中,果园中排水不良,很容易积水诱发烂根及主干部病害发生而死株。因此,果园四周必须有排水沟,面积较大的台面,相间2行要有纵排水沟,保证雨季不积水。番荔枝果实膨大期在7—10月,此时多遇秋旱,对果实影响较大。因此,果园中最好要有喷灌设施或在果园建有蓄水池,干旱时及时浇灌[4]。
3.5病虫害防治
番荔枝病害较为严重是细菌性青枯病,常引起大量死株。防治主要是增强树势,防止果园积水。雨季在主干部喷0.5∶0.5∶100波尔多液或噻嗪酮防治。几年来发现虫害严重的主要是吹绵蚧,不但危害树体,而且很容易上果,降低果实等级,在包果前要及时防治。
4
参考文献
[1] 陆玉英,阮经宙,李文信,等.番荔枝品种A.P引种栽培及其发展前景[J].广西农业科学,2004(5):373-375.
[2] 黄木庭,林晓娜,吴嫚丽,等.AP番荔枝的引种栽培[J].果农之友,2007(11):11.
[3] 解德宏,尼章光,张林辉,等.A.P番荔枝的引种试种[J].中国热带农业,2007(5):38-39.
[4] 王志成,李通.番荔枝的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1996(4):27-28.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