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岩石园;应用;百花山
苏雪痕教授在所著《植物造景》中对岩石园(rock garden)的定义为:岩石园是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沼生、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1]。笔者认为岩石园主要分为岩石和植物2个部分:岩石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以高山、岩生植物为观赏主体,用来模拟高山、岩生植物生境景观。现将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介绍如下。
1百花山概况
百花山位于北京门头沟西部黄塔乡境内,太行山北端,小五台山支脉,距市区120 km,为北京市级保护区。百花山环境独特,风景优美,盛夏气爽风凉。年降水量在720 mm以上,年均气温6~7 ℃,7月平均气温22 ℃。百花山主峰海拔1 991 m,最高峰百草畔海拔2 050 m,为北京市第3高峰。百花山植物共计有130科,485属,1 021种,资源丰富,有华北“天然植物园”之称。岩生植物多指耐瘠薄、耐干旱的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百花山上此类植物多分布在海拔1 800 m左右的草甸上,此类高山植物在漫长的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与岩生植物相适应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即植株低矮,生长缓慢,深根性,抗旱,叶色特别,叶形奇特,开花繁茂,色彩绚丽[2-4]。
2百花山上岩生植物种类
2.1小灌木
通过调查发现,以下这些小灌木类高山植物适用于岩石园中生长。
(1)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豆科鸡锦儿属。生于山坡、山沟。长枝上的托叶硬化成针刺状,短枝上的托叶脱落,叶轴有时变态成针刺状。小叶4个,假掌状排列,小叶椭圆形,先端有刺尖。花单生,花冠黄色或淡红色。
(2)锦鸡儿(Caragana sinica)。豆科锦鸡儿属。灌木,小枝细长,黄褐色或灰色。托叶三角形,硬化成刺。小叶4,羽状排列。先端有小尖头。花单生,花黄带红色。荚果。花期4—5月,果期6—7月。
(3)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豆科胡枝子属。生于山地阴坡或山沟林下。灌木,高可达2 m。叶互生,羽状3小叶,全缘。总状花序腋生,紫红色,花常常2朵生一处,花不离花梗,花落花梗也落,花期7—8月。
(4)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豆科草木犀。茎直立,高1 m以上,有香气。羽状复叶,小叶3枚,椭圆形至窄倒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黄色,花期6—8月。
2.2野生花卉
除了小灌木类植物外,以下这些野生花卉类在岩石园中应用价值较高。
(1)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牦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生于山坡、草地及路旁。茎伏卧或略倾斜,多分枝。叶对生,叶片3~5深裂,近五角形。花小,腋生;花萼5,花瓣5,倒卵形,白色或淡红色,蒴果。花期5—6月,果期6—7月。
(2)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唇形科百里香属。落叶亚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被短柔毛。叶卵圆形。花序近头状,花萼管状钟形,花冠紫红色或淡紫色、粉红色,二唇形,上唇直伸,微凹,下唇3裂。花期7—8月。
(3)叉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石竹科繁缕属。生于草原、山坡石缝中或固定沙丘上。茎数回二歧分枝,密被腺毛。叶对生,暗绿色。花多数成聚伞花序,萼片5,花瓣5,白色,先端2裂。蒴果长于宿萼。种子多数。花期6—7月。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华北景天(Sedum tatarinowii)。景天科景天属。生于山坡或山地石缝中。叶互生,肉质,倒披针形。聚伞花序伞房状,花密集,萼片5,花瓣5,粉红色。蓇葖果,卵形。花期7—8月。
(5)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mlosa)。景天科红景天属。生于高山坡及高山梁的石隙中。枝簇生,基部常有褐色鳞片状叶。叶互生,密集,线形,全缘。花序顶生,聚伞状,萼片5,花瓣5,淡红或白色。种子厂圆形,具狭翅。花果期6—8月。
(6)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毛茛科金莲花属。分布于林下、高山草甸。花金黄色,形状有点像莲花,但小很多,花被中多片宽的金黄色是萼片,花期6—7月。
(7)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菊科蓝刺头属。茎直立,少分枝。叶互生,2回羽状深裂,叶片有刺,上面绿色,下面密生白色绵毛。复头状花序呈圆球形,花冠筒状,淡蓝色。
(8)华北蓝盆花(Scabiosa tschiliensis)。川续断科蓝盆花属。基生叶簇生,茎生叶对生,羽状深裂至全裂。头状花序顶生或上部叶腋出,花多数,边缘的花常大,蓝紫色,二唇形,中央花筒状。花期7—9月。
(9)沙参(Adenophora elata)。桔梗科沙参属。植株有乳汁,茎常单生,不分枝。叶卵形或狭卵形,边有齿。花单朵顶生或成总状花序而花稀疏,花冠狭细呈狭钟状,蓝紫色。花期7—9月。
(10)瓦韦(Lepisorus Ching)。水龙骨科瓦韦属。生长于岩石上。多为附生植物,根状茎横走,被鳞片。单叶,全缘,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中脉突出而明显,细脉联络成网状。孢子囊群圆形或椭圆形,生于中脉与叶缘之间,排成2列。
(11)石韦(Pyrrosia Mirbel)。水龙骨科石韦属。生长于岩石上。多为附生草本,根状茎横走,密被鳞片。叶柄基部有关节,单叶全缘,革质。叶脉联结,结合成各种形状大的网眼。孢子囊群着生于细脉顶端。
(12)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卷柏科卷柏属。多生于向阳的干旱岩石缝中。多年生常绿草本,主茎短,直立。须根聚生成短干。枝丛生成莲座状,干后内卷如拳。2~3次羽状分枝,背腹扁平。叶二形。
(13)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虎耳草科虎耳草属。具匍匐茎。叶全基生,圆形或肾形,边缘钝锯齿。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5,白色,下2瓣特大,披针形,上3瓣较小,卵形。蒴果。花期5—8月。
(14)细叶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菊科针刺草属。生于山坡,路旁,林下及水沟边。叶对生或互生,2~3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和枝端,管状花6~12朵,黄色。瘦果线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3结语
岩石园的环境特点十分分明,既有干旱的日照强烈的部分,又有阴湿的部分。日照强烈的部分昼夜温差大、排水通畅,多为裸露的岩石、沙砾,植物一般低矮、耐瘠薄、抗性强。许多景天科植物如华北景天、小丛红景天等适于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而对于岩石园中遮荫的背阳坡和阴湿沟地,北京虎耳草、细叶鬼针草等更为适宜。许多垫生的植物也十分适合岩石园的环境,如百里香、卷柏等。
野生花卉和园林植物是美化环境的主要资源,随着城乡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野生花卉和园林植物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若将百花山的野生花卉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不仅能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使城市景观多样化,还体现出当地的绿化特点和风格。
4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王劲武.常见野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上、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4] 赵晶,张钢.以百花山为例试论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J]. 现代农业科学,2008(9):53-5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