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克龙 袁晓雷 伍松伟
摘要介绍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制对策,以为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典型新城疫;免疫;诊断;综合防制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的提高,引入品种的增多,各种疾病也日趋增多,许多传统的老病在流行趋势上出现了新的变化[1]。在农户养殖过程中,鸡新城疫仍是威胁养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但目前的新城疫发病不表现急性暴发型或造成毁灭性群体死亡,多数呈非典型缓发性经过,发病后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按照传统的经验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
在商品化养鸡场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由于气温突变,发病相对增多。该病的发生无品种差异,种鸡、商品鸡都可发生,产蛋鸡多在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发病。该病初发时无群体性,呈散发性[2]。病程表现进行性缓发过程,除陆续波及同伴鸡群外,并向相邻其他鸡舍蔓延。同群鸡流行可持续10~15 d,死亡率达5%~30%。如诊断不及时会诱发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
2临床症状
2.1症状特点
非典型新城疫在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气管罗音明显,伴有甩鼻、咳嗽、呼吸困难现象(许多养殖户认为是呼吸道疾病,如传支、传喉、传鼻、霉形体、气囊炎、黏膜型鸡痘等,应用一些抗菌药物,症状有所缓和,但药物停止使用,症状又表现出来),随着出现呼吸道症状之后,表现为下痢,拉黄白色、黄绿色稀粪,粪中带有泡沫或少量血液,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神经症状,如扭头、翅腿麻痹、转圈、倒退等。
2.2生产性能下降
产蛋鸡发病后产蛋量急剧下降10%~40%,且持续数周,薄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突然增多,然后慢慢恢复,15~20 d后开始缓慢回升,经2~3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同时种蛋的品质下降。
3特征性病理变化
剖检时可见气管黏液增多,黏膜增厚,气囊浑浊(少数鸡气囊增厚,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多数两侧盲体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点状或条纹状出血。非典型新城疫不表现腺胃乳头出血和纤维素性坏死肠炎典型病变,而是腺胃乳头发生水肿、溃疡,十二指肠或者空肠的一段或多段处肠黏膜局部脱落,肠壁明显变薄并被胆汁染成黄色,伸展时手感有韧性,严重时肠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全部脱落,局部只剩浆膜,外观透明,呈充气肠衣样(排出脱落的肠黏膜,颜色呈肉红色血便,许多养殖户误认为是球虫病)。
4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
4.1野毒的严重污染
近年来,该病的传播途径众多、散毒范围广[3]。如果饲养场综合防疫措施不力,往往会将现场病毒带入免疫力不强的鸡群,并广泛传播和污染环境,使这些禽类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当鸡群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发病。
4.2首免提前,母源抗体被中和
雏鸡经卵黄传递母源抗体,一般3日龄开始升高,5~7日龄达到最高峰,9日龄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4.5 d,若首免提前,母抗有抑制弱毒活苗的繁殖和中和抗原的作用,进而影响免疫效果,在此期间,机体存在免疫空档,一旦有野毒侵入,必然引起早期发病。
4.3疫苗免疫
现在人们习惯使用Ⅳ系疫苗首免,并且为了省事,采取饮水方式免疫,在非疫区往往看似是成功的,但是对新城疫疫区单纯采取Ⅳ系疫苗免疫是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必须将Ⅳ系多价苗和油苗结合使用,才可有效防治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另外,疫苗质量、运输、保管、使用时间、免疫接种方法不当等都会引起免疫失败。
4.4频繁免疫,造成免疫抑制
有人认为免疫次数越多越好,不考虑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短期内盲目重复使用疫苗。除抗原中和抗体外,由于抗原的频繁刺激,使机体应答反应疲劳,形成免疫抑制。
大多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一是很多疾病都会影响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力的产生,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球虫病、网状内皮增生症、传染性贫血因子病、马立克氏病、鸡痘等。二是营养物质缺乏。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会影响机体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降低免疫效果。三是饲养管理不善及应激因素的影响。四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免疫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消毒药、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类药物、抗球虫药等,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5非典型新城疫的防制对策
5.1综合防制措施
严格执行综合防制措施,把免疫接种与营养完善、环境管理、消毒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切断新城疫野毒入侵途径。
5.1.1做好消毒工作。清理鸡场卫生,以高效消毒剂彻底杀灭污染或疑似污染的环境中的病原体为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消毒时应选择新型、杀灭病毒能力强的消毒剂。卫康是世界公认新型、高效、安全的消毒剂,超广谱杀菌、消毒,对病毒、细菌、细菌芽孢、真菌、球虫卵囊等均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4]。用卫康(1∶200)或农喜福(1∶150)进行环境消毒;同时,用卫康(1∶1 000)进行饮水消毒和带鸡喷雾消毒,这样可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
5.1.2加强饲养管理。由于应激因素的影响,高温、低温季节容易诱发非典型新城疫,且混合感染增加,病情加重。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鸡群的应激因素,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和鸡群的饲养密度。所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定期在饮水中添加速补康来提升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而且速补康在疫苗免疫前后或同时使用,能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显著提高机体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5.1.3药物控制。该病重在预防,当鸡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并且导致经济效益受损。因此,可以定期采用药物阻断,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应对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具体可使用以下药物:一是抗病毒药。瑞特奇是一种抗病毒、抗细菌的中药复方制剂,能有效解除病毒和免疫抑制性疾病,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用于病毒和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治疗,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瑞特奇+速补康,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二是抗细菌药。如艾莫先或呼诺玢,可预防和治疗细菌的继发感染。
5.2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
选用优质疫苗,提高免疫质量,使鸡群保持正常的免疫状态[5]。首先,要坚持抗体监测制度。通过新城疫血清学的监测手段,可以及时定期了解鸡群所处的抗体水平,以评价鸡场鸡群抗体的动态规律,保证鸡群始终处于良好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其次,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一是污染重的地区(蛋禽)。3日龄新城疫Ⅳ-H120二联冻干苗滴鼻眼;9~10日龄新城疫Ⅳ-H120二联冻干苗滴鼻眼,同时使用新城疫双相油剂苗0.3 mL/只颈皮下注射;40~45日龄新城疫Ⅳ多价冻干苗饮水,同时使用新城疫双相油苗0.5 mL/只颈皮下注射;110~115日龄新城疫Ⅳ多价冻干苗饮水,同时使用新城疫双相油苗0.55 mL/只颈皮下注射;产蛋高峰期过后采取新城疫Ⅳ多价冻干苗饮水1次。二是污染重的地区(肉鸡群)。1~3日龄新城疫Ⅳ-H 120二联冻干苗滴鼻眼,同时使用新城疫双相油剂0.25 mL /只颈皮下注射;20~25日龄新城疫Ⅳ冻干苗3-4X饮水。
5.3治疗措施
对已感染新城疫的鸡群,按照A类畜禽传染病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处理,病死鸡作无害化处理。对假定健康的鸡群,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5 mL肌注,同时用4头份Ⅳ系多苗滴鼻眼进行全群紧急免疫接种,采用艾莫先+速补康饮水3~5 d。免疫2 d后使用绿宝康配合艾莫先饮水,并用卫康彻底带鸡消毒,3 d进行1次,直到鸡群康复为止。
6
参考文献
[1] 张洪升.鸡新城疫的综合控制措施与治疗方案[J].中国动物保健,2010(1):72-74.
[2] 苏凤琴,段再博,沈维力.当前鸡新城疫发病率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0(1):123.
[3] 唐万文.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65-166.
[4] 封明奇.春季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0(10):42.
[5] 王友华,盛全友.鸡新城疫综合防控措施[J].新农业,2010(3):39-4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