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011 日期:2024-06-16 来源:论文网
摘要针对当前繁育母猪养殖效益不佳的情况,提出了提高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包括饲养管理、防疫保健、卫生消毒等方面内容,以为繁育母猪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繁育母猪;饲养管理;防疫保健;卫生消毒
  
  繁育母猪的养殖效益主要取决于仔猪的繁育情况,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种猪场和繁育母猪养殖户增加收入的重复保障,但目前仔猪养殖成活率低,繁育母猪养殖效益总体不高。为实现繁育母猪养殖的持续发展,现就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饲养管理
  1.1母猪的饲养管理
  1.1.1产前减食。在产前1周,注意观察母猪的体质、膘情、乳房膨胀情况,对体质瘦弱、膘情不好的母猪,要注意及早补充营养,如母猪的乳房膨胀不够,则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如动物性饲料、多汁饲料,还可加喂一些催乳药物[1]。但在一般情况下,对体况和乳房发育都较好的母猪,则应注意每天按原饲喂精料量的5%递减至分娩。同时,产前1周开始停喂青绿多汁饲料和发酵饲料,以防止乳汁分泌过多引起乳房炎或因乳汁过稀引起仔猪下俐。
  1.1.2产中停食。由于母猪的产仔时间较长,机体疲劳,缺乏食欲,口渴,产仔当日应停止喂食,但应及时喂给清洁饮水,或喂给加盐和麸皮的水。
  1.1.3产后稀食。母猪产后的第2、3天,由于母猪身体还没有恢复,不能喂容积大、难消化的饲料,主要喂给粥类饲料,如玉米粥、小米粥、麸皮粥之类。
  1.1.4加料催乳。体质较好的母猪,产后的营养水平不宜过高,可根据情况喂料,从产后第4天开始逐渐加料,到7~10 d达到哺乳母猪的正常给料量。产后15 d之内,都应饲喂稀粥类饲料,如果饲喂湿拌料或干粉料应注意供给清洁饮水。对体况不好或较差的母猪应特别照顾,适当多喂营养全面的精料。为防止母猪产后泌乳不足,还应适当考虑采取催乳措施,除药物催乳外,可视猪体的状况饲喂以下食物强体催乳:①黄豆芽1~2 kg,加水煮熟,放少量食盐饲喂,1次/d,连喂3~5 d;②鲜鸡蛋3~5个、花生米300~500 g,加水煮熟饲喂,1~2次/d,连喂2~3 d;③鲜猪油100 g、海带250 g泡涨切碎,加水煮熟,2次/d,连喂3 d;④猪大肠一副,切碎加水煮熟,加少许食盐饲喂,1次/d,连喂2~3 d;⑤鲜蚂虾500~1 000 g,加水煮熟,加少许食盐饲喂,1次/d,连喂2~3 d;⑥鲜羊骨架1~2 kg,砸碎加水煮熟,加少许食盐饲喂,连喂2~3 d;⑦鲜小鱼(鲫鱼为宜)1~2 kg,加入食盐少许饲喂,1次/d,连喂2~3 d。
  1.1.5产前产后管理。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科学管理工作,是保障母猪母子健康的重要环节。首先,在母猪生产1周前和临产前,对母猪的产房、周围环境、分娩及饲养使用的各种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2];其次,在母猪产子前,用温水和消毒药液(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多次清洗母猪阴户和乳房;第三,如发现有生产困难现象,应及时进行催产和人工助产。如因子宫收缩无力可注射脑垂体后叶激素;如因胎位不正则要进行人工矫正助产,但应尽量避免将手伸入阴道,更不能生拉硬拽[3]。第四,产子结束后,应立即检查胎衣的完整情况,如发现有胎衣未排净现象,应马上采取措施,可注射催产素20~40 IU,同时肌注青链霉素或蒽诺沙星等抗生素,2次/d,连用3~5 d。最后,由于母猪产后体弱,仔猪吃奶频繁,在产后4~5 d内,要注意保持母猪生活环境安静与休息,5~7 d后,选择晴朗温暖的天气,安排母猪出圈做适量的运动,1~2次/d。
  1.2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强质健体和避免应激2个方面。注意做好初乳、开食、旺食、分窝4个环节的工作:
  1.2.1抓“三食”、过“三关”。一是抓乳食,过好初生关。仔猪出生后,应尽快的让仔猪吃上初乳,因为母乳中含有母猪具备的母源抗体,可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母猪产仔结束后,应根据全窝仔猪的强弱大小进行固定乳头训练,把弱小至强壮的仔猪从前往后依次固定,以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健康的生长。二是抓开食,过好补料关。随着仔猪的增长,采食量不断增加,仅依靠母乳的喂养,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需要,如不适时的进行开食补料,势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所以,以1周龄开始补充乳猪饲料,让其自由采食。三是抓旺食,过好断奶关。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的断奶时间不断提前,国际上目前仔猪断奶的最短时间是14 d,我国传统的断奶时间是60 d,现在已提前到40~50 d,不管时间长短,都必须完成亦乳亦料至弃乳全料的旺食过渡[4]。只有达到旺食后,才可进行安全断奶。
  1.2.2两维持、三过渡。即仔猪断奶后,维持原圈饲养、维持断奶前的饲养制度;做好乳猪料到仔猪料的逐渐过渡、自由采食到定时饲喂的逐渐过渡、产仔舍到保育舍的逐渐过渡。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防疫保健
  2.1母猪的防疫与保健
  2.1.1母猪的防疫。母猪在配种前2周免疫注射猪瘟疫苗50头份,“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林甘兽医研究所研制)30 mL/次,每5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2.1.2母猪的保健。后备母猪180、187日龄,妊娠母猪产前4、2周及产后4周,喷洒除灭虱及疥癣药剂,有寄生虫的兼进行驱虫,并注意及时清除垃圾和排出的粪便。
  2.2仔猪的防疫与保健
  2.2.1仔猪的防疫。1日龄:猪瘟零时免疫,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2 h后再哺乳,健康仔猪喂奶后,即行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1 mL。2日龄:弱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1 mL,1次/d,连用5次。10日龄:健康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2 mL。2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4头份。30日龄:健康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4 mL,弱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4 mL,1次/d,连用5次。4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8头份。6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10头份[5]。
  2.2.2仔猪的保健。7日龄: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钠VE 1.0~1.5 mL;断奶后10、20、30 d,分别进行驱虫、喷洒除灭虱及疥癣药液。
  3卫生消毒
  3.1猪体消毒
  可用10%百毒杀600倍稀释液、0.5%威力碘40~100倍稀释液喷雾。常规消毒采用高倍液,发生疫情时采用低倍液[6]。
  3.2饮水消毒
  可用10%百毒杀2 000~4 000倍稀释液、抗毒威2 000~5 000倍稀释液、威力碘200~400倍稀释液喷雾,常规消毒采用高倍液,发生疫情时采用低倍液。
  3.3污物、垃圾和污水消毒
  污物主要指病猪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要根据其情况分别进行消毒处理。稀薄者每1 mL加入漂白粉50 g,搅匀放置2 h;尿液每1 mL加入漂白粉50 g,混匀后放置2 h;干稠者可用20%漂白粉乳剂与污物按2∶1比例混匀后作用2 h;圈舍内的粪尿可集中处理,按粪尿量的1/10加漂白粉,搅匀加湿后作用24 h。
  垃圾中凡是可燃物质应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 g/L有效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1 h以上,消毒后深埋或堆积。
  污水的消毒可按每10 L污水加入10 g/L有效含氯消毒液10 mL,或加入漂白粉4 g,混匀后作用1.5~2.0 h。
  3.4环境消毒
  环境消毒包括饲养场地、圈舍空间、圈舍四壁的消毒。场地可用5%~10%福尔马林进行喷洒消毒;打扫干净后也可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匀撒消毒或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地面喷药量不得少于200~300 mL/m2,作用时间不少于1 h。
  圈舍空间消毒采取密闭熏蒸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可按每1 m3用15%过氧乙酸溶液7 mL,放在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1 h以上,即可开启门窗通风。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按每1 m3喷雾8~10 mL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 min。
  圈舍四壁可用200~400倍的抗毒威喷洒消毒;也可用100~300倍的毒菌净喷洒消毒;也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在喷雾消毒时,泥土墙用药量为150~300 mL/m2,水泥墙、石灰墙为100 mL/m2,地面喷药量为200~300 mL/m2,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少于1 h。
  4

参考文献


  [1] 黄文宇,唐呈祥.提高边区农村散养母猪养殖效益初探[J].畜禽业,2009(3):52-53.
  [2] 幸奠权.提高商品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J].新农村,2008(4):19.
  [3] 王自加.科学养殖农村土种猪[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170-172.
  [4] 李顺琼.提高外二元母猪养殖效益的措施[J].农机服务,2008(5):81.
  [5] 董联合.炎热夏季猪场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J].猪业科学,2010(5):102-103.
  [6] 杨保松.夏季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347.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