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白帽镇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906 日期:2024-06-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油茶发展的前景,分析了岳西县白帽镇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如规模较小、品种老化、单产低、技术含量低等问题,提出了扩大基地规模、加强技术培训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资源和资金的整合、争取农业保险的突破、壮大协会等对策,以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安徽岳西;白帽镇
  
  油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是一种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四季长青,一般生长在远离城市的深山,不受化肥农药的污染[1]。其种子为黑褐色,榨出的油为茶油,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油茶唯我国特有,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我国湖南、江西、广西的油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左右,安徽省发展相对较慢,结合对白帽镇油茶产业的调查分析,就油茶产业的现状作如下报告。
  1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1.1油茶的功能
  油茶在我国的人工栽培有2 000多年的历史,人们食用茶油多年,但对它的优良品质一直认识不足。直到20世纪中期,经国内外一些权威科研机构检测确认,油茶属于不干性油,其主要成分是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在9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是目前食用油中含量最高的,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能提高人体内的胆固醇,降低无功能作用的胆固醇,对预防心脏疾病效果很好。茶油中含有丰富的VE、VB和胡萝卜素,并含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V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有助于中和人体因日晒、污染、放射物、压力等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防止动脉疾病,降低血液浓度,修复损伤组织,滋润肤质,延缓衰老。被医学家和营养学家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元素,在油茶内的含量是大豆的10倍。最重要的是茶油中还含有角鲨烯,角鲨烯是一种多酚类的活性成分,有很好的富氧能力,可抗缺氧和抗疲劳,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肠道吸收功能。茶油还具有润热、润肠、清胃和解毒杀菌作用,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能,还可以减缓血栓的形成。茶油热稳定性好,不易氧化变质,安全无毒无副作用,除了可以食用外,还是很好的洗涤剂、化妆品生产所用的植物油原料,以茶油为原料的护发品,不仅可使头发乌黑发亮,滋润柔软还有杀菌止痒之功效。茶油与皮肤柔和性好,有较好的渗透性,易于皮肤吸收。
  1.2茶油使用方法
  茶油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一是饮用。每天清晨起床和晚上临睡前,直接饮用10 mL左右,可有效地清胃润肠,抑制脂肪的沉积,滋润肌肤。二是凉拌。调拌各类荤素菜肴和面食、制作沙拉和各种酱料,或直接涂拌面包和其他食品。拌和的食物,色泽鲜亮,口感滑爽,气味清香。三是炒煮炸。适合各种荤素菜肴直接烹饪,尤其是用于烹饪鱼类等腥味食品,不但可以去腥,还可令菜肴格外鲜美。加热温度不宜太高,以免影响营养成分。四是美容护肤。洁面、沐浴后直接涂抹于干净肌肤上,可使皮肤更加细腻。
  1.3油茶的市场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年销耗量为1 400万t左右,国内年生产食用植物油约800万t,主要是菜籽油和大豆油,木本油料虽以油茶为主,但属小油料种类,年产量不足20万t,相当于我国食用植物油总量的2.0%~2.5%。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2],品质却优于橄榄油,但在价格和地位上都还没有得到体现。我国每年要进口逾1万t橄榄油,市面上的售价为100元/kg左右,国产精炼茶油50元/kg左右,其竞争优势明显。在强调健康的现代社会,油茶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1996—2005年,我国植物油的食用消费量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790万t迅速增到1 400万t。人均消费量超过10 kg,但与世界人均年15 kg消费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每年都要进口100万t左右的棕榈油和橄榄油以满足市场需求,部分营养成分还稍逊于国产茶油的橄榄油,身价却是茶油的2~3倍,使得茶油在价格上具有竞争的优势。可以断定,在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随着人们对茶油认知和认可的提高,茶油在国内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会给油茶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白帽镇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白帽镇现有油茶基地逾666.67 hm2,是大别山区油茶种植的重点产区之一,盛名久远。据县志记载,1962年土桥村的油料贡献率居全省第一位。该村山场面积近半是油茶,20世纪60~70年代产籽近500 t。“花开满山白,油香飘万家”正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特色产业的真实写照。80~90年代,大兴绿化造林,发展林果竹产业,主要是发展毛竹、板栗、杉树、土仲等,油茶却“藏于深山人未识”。山林到户后,农户疏于管理,松树、杂木与争地,以致油茶林老化,产量逐年降低,加之市场对此认识不够,使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市场是呼唤产品的决定性因素,为应对市场的需求,近年来,以土桥村为代表的全镇干群,加大了油茶的发展力度,2006年组建了土桥村油茶协会,以协会为依托,以会员为纽带,拉开了老业新做的席幕。3年来,协会围绕建设“大别山丰产油茶基地第一村”的奋斗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会员从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80多人,覆盖到全镇,协会制定了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有任务有奖惩、有收益有享受。注入了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增添了发展的后劲。形成了油茶产业管护公约,并从严施行。不成熟即采摘,不分产权乱采摘,甚至哄抢的不良习气有明显改善,提高茶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油茶的品质。改造油茶基地133.33 hm2,培育油茶苗圃7 333 m2,改造后的油茶籽产量是改造前的5倍以上,销售价格提高了15%以上;2007年,仅土桥村茶籽收入超过5 000元的有20多户,超过3 000元的有80多户,50%农户的油茶收入达到1 000元,油茶效益初步显现,油茶效应逐渐升温。
  3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白帽镇在油茶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外地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规模较小。该镇虽有逾666.67 hm2的油茶基地,但人均油茶基地不足333.33 m2,且大多处在深山区,属典型的“天种天收”的原始生长模式。二是品种老化。绝大多数的油茶属野生品种,产量低,品质较差,受“大小年”影响较大[3]。三是产量低。该镇平均油茶产量不足75 kg/hm2,与油茶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远。据调查,江西丰城市白土镇于1998年冬建立了逾6.67 hm2的油茶高产基地,实现了3年挂果、4年投产的目标,2005年平均茶油产量450 kg/hm2,最高的达到712.5 kg/hm2。四是技术含量低。茶油的管理粗放,土、肥、水管理及光照的调节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五是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初级产品价格太低,油茶种植者微利甚至无利可图,大多数茶农卖出的是茶籽,单价4元/kg左右,对于产量低的油茶林,其价值不及采摘的人工费用,在整个油茶产业链中,其剩余价值并没有做到合理分配,种植者得益太少。六是协会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协会从业人员从事协会工作的时间有限,精力不足,管理人员分工与协作不很明显,带领发展能力不强,会员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充分体现等。总体来说,油茶这一特色产业在当地的发展优势还未充分体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发展对策
  油茶的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优势,使得各级政府和社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油茶是常绿阔叶树,不仅能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还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碳、氟和氯等有毒气体的能力,是优良的防火树种;油茶花色鲜艳,既是观赏树,又是蜜源林。新造高产油茶林第3年可投产,第8年进入盛产期后,产值超过1.5万元/hm2,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成为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发展油茶产业。
  4.1扩大基地规模
  力争每年发展200 hm2的油茶种植面积,3年后人均占有量达到666.67 m2的标准。在基地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基地发展的质量,加大三方面的改革,一是改变原有的耕作模式,进行果园式管理,茶园当做果园兴;二是栽植山场的改革,改原有的深山自然生长为近地平山缓坡肥沃土壤栽植;三是品种的改革,改常规劣种为无性系嫁接苗,促其早产、丰产。可以想象3~5年后,按江西中等生产水平,每年产油375 kg/hm2、40元/kg计算,白帽镇年产茶油量将达到500 t,产值达8 000万元,可兴建1座年产茶油500~1 000 t的大型精炼茶油加工企业,年利税可突破1 000万元。
  4.2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送部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外出学习,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4]。同时,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全面培训会员及茶农。加大对广大农民,尤其是茶农的宣传力度,使茶农普遍认同油茶是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是安度晚年的养老树,以增添茶农发展油茶、精心管护基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加强资源和资金的整合
  各有关技术服务部门,按照各自分工支持配合协会发展生产、开展工作,有条件的安排专人联系协会。据测算,建高标准油茶林需投资1.8万元/hm2,采用高干换枝方式进行低改,也需投入1.2万元/hm2以上,油茶林从投产到初产最少需要4年时间。这4年中,不但没收入还要不断投入管理费用,一般农民承受不了大面积种植和低改,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在基地建设上给予项目支持、资金倾斜,按照无性系高标准花园的补助标准支持油茶基地的发展,且连续补助支持4年;对协会给予适当的的资金扶持,使协会延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4.4争取农业保险的突破
  油茶虽然不像蔬菜、西瓜等农作物受灾害天气影响大,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大雪会造成树倒、枝断,大风、暴雨会增加青果脱落,还有病虫害的影响等。为了减少茶农的损失,稳定资源,减少风险,建议保险单位根据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增加油茶产业的保险险种,按照市场化、规范化的要求运作[5]。
  4.5壮大协会
  协会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要自我发展,自我壮大。根据协会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要不断更新观念,修改章程,处处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要有专门的办公和活动场所。通过创建自己的品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品牌战略[6]。根据发展需要及基地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申报国家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要教育和引导会员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开展活动[7],支持配合政府及村级各项工作,使得协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社会各项事业也在不断前进,共同创建和谐的社会发展新局面。
  5

参考文献


  [1] 孙勇.方兴未艾的油茶产业[J].国土绿化,2007(6):28.
  [2] 柳晓云,陈伟云.四大结合促进油茶产业发展[J].浙江林业,2010(4):22.
  [3] 余仁和.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林业,2010(8):58.
  [4] 刘日平.科技创新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农民增收[J].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10(3):5.
  [5] 陈长庚,王文杰.安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718-2719.
  [6] 廖庆华.关于兴宁市油茶品牌产业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86-88.
  [7] 科技创新助推油茶产业发展[J].致富天地,2010(1):2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