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木瓜本地豇豆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分期播种、培育壮苗、肥水管理、整枝搭架、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与留种等内容,以供木瓜本地豇豆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木瓜本地豇豆;栽培技术;分期播种;培育壮苗;肥水管理;整枝搭架
木瓜本地豇豆是利用木瓜镇独特的气候、环境及土肥因子,通过精细地栽培管护和加工而成的一种优质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具有肉厚、无筋、无渣、口感好的优点。有健胃补肾、消渴止泄、消肿止痛的功效,营养丰富,是餐厅、宾馆、家庭款待宾客或节日馈赠的佳品。近年来,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重庆市场上有一定的名气。木瓜本地豇豆又名娘裙带、白露豇,在桐梓县木瓜镇栽培历史悠久,县内各地均适宜栽培。木瓜本地豇豆栽培的茬次多,以春夏两季栽培为主,现将其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分期播种
主要选择本地品种娘裙带、白露豇为当家品种。木瓜本地豇豆栽培的茬次多,以春夏两季栽培为主,春豇豆一般在3月上旬(种玉米时)播种,夏豇豆一般在5—6月播种,露地栽培在断霜后播种。豇豆大多采用直播,早春栽培以育苗为宜,可以防止烂种,促进生殖生长,还可提早收获和提前上市,增加早期产量。
2 培育壮苗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壤土,净作按行株距67 cm×33 cm挖窝,窝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2.5~30.0 t/hm2、过磷酸钙225 kg/hm2作底肥,底肥与窝土混匀再盖1层薄土。播种时选饱满充实、有光泽、颜色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每窝播3~4粒,播种深度约3 cm,留苗2株,确保密度为8.25万~12.00万株/hm2,用种量为15.0~22.5 kg/hm2。豇豆栽培应尽量采用育苗移栽,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15~20 d播种,使之能更充分地利用适宜的生长季节,还能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克服烂种、出苗不齐或缺苗、死苗等现象,从而延长其嫩荚采收期并提高产量。大力提倡宽厢宽带种植[1-2],窄行40 cm种2行玉米,宽行2.1 m种4行豇豆。行株距为50 cm×50 cm,挖窝点播。
3 肥水管理
豇豆栽培中肥水管理的原则是:前期防止茎蔓徒长,后期防止早衰。在开花结荚前,宜控制肥水,抑制生长,开花结荚后,要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和多开花,多结荚。豇豆盛收期要连续重施追肥,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提高产量。浇水和追肥可结合中耕进行,每次可追施尿素112.5~150.0 kg/hm2,或追施复合肥75~120 kg/hm2,也可用3%~5%浓度的粪水。追肥宜勤宜淡,先淡后浓。
4 整枝搭架
植株抽蔓时需进行搭架,当植株长到5~6片叶时及时搭架,并人工引蔓上架。引蔓宜选择晴天中午和下午进行,应注意不要弄断茎部,在密植丰产栽培时进行整枝。将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打掉,以增强田间通风透气,集中养分供应主蔓生长,以促进早开花[3]。在第1花序以上各节位,既可能发生花序,也可能出现侧枝,要摘除幼小叶芽,促进花序生长,在侧枝长出的情况下,必须将发生的侧枝保留1~2片真叶,其余剪掉,利用侧蔓第1节形成花芽结荚。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在2~3叶时摘心,促进侧枝形成花序,但不宜过重。主蔓超过2 m时打顶(摘心),使养分集中供应结荚。喷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或赤霉素,以减少落花,增加坐荚,促进开花和结荚。
木瓜本地豇豆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煤霉病、花叶病、根腐病、病毒病等[4]。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实行轮作,避免重茬种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烧毁病株、病叶,减少病源。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锌、粉锈宁、百菌清等杀菌剂,对口选择进行防治。木瓜本地豇豆的虫害主要有豇野螟、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等,可用功夫、农赞、中保杀螨、敌敌畏等杀虫剂,对口选择进行防治[5]。
6 适时采收与留种
采收时期要掌握得当,过老过嫩都不利[6-7]。在嫩荚发育饱满,种粒开始显露时采收为宜,这时豆荚充实、脆嫩、质量好。一般嫩荚每2 d采收1次。木瓜本地豇豆留种应选择植株基部和中部的豆荚,且无病虫害,荚长而肥实,整齐成对,具备本品种特性。采收种荚时,豆荚已松软,用手捏按,种子在荚内可以活动时便可采收。采收的种荚及时脱粒,充分晒干后,喷药贮藏。
7
参考文献
[1] 侯立新.钢架塑料大棚豇豆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45-146.
[2] 邹行翔.豇豆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10(1):20.
[3] 罗成祝,邓彩联,黄健新.豇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8(5):88,95.
[4] 叶国东.豇豆根腐病发生症状与防治[J].农家顾问,2008(3):43.
[5] 黄敏,王惠云.大棚豇豆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07(9):41.
[6] 李德芝,周晓,常磊,等.早春茬豇豆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5(4):46.
[7] 黄明海.无公害豇豆栽培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28, 48.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