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春番茄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355 日期:2024-06-10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秀洲区春番茄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整地定植、温光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春番茄;播种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浙江嘉兴;秀洲区
  
  浙粉202番茄品种是秀洲区多年来推广种植的主栽品种,产量高,一般可达82.5 t/hm2以上。从2006年开始又引进试种98-8番茄品种。98-8番茄系上海富农种业有限公司与浦东新区蔬菜技术推广站1997年共同选配而成的1代优良杂交种。其口味酸甜适中,口感好,产量高达82.5 t/hm2以上;田间表现高抗叶霉病,苗期较耐低温弱光照,早春畸形果少,是早春大棚畸形果、叶霉病多发地区的理想推广品种。根据试验及几年来这2个品种的种植经验,浙粉202属于中熟偏早品种,98-8属于中熟品种,适宜浙江北部地区种植。如果番茄种植面积较大时,建议2个品种搭配种植,发挥其各自优势,浙粉202作早番茄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起到早熟品种提早上市;98-8作稍迟栽培,在12月初播种,2个品种错开播种期和番茄上市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现将春番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早熟性好、适销对路(如上海、嘉兴、苏州等地喜欢食粉红果)的品种,如浙粉202、98-8等。播前几天,避中午高温,晒种2~3 h。剔除杂质、劣籽后,用55 ℃温水浸种15 min。
  2播种育苗
  2.1 幼苗阶段(播种-假植)
  浙江北部地区11月上旬至12月初播种。大田用种450~600 g/hm2。选择背风向阳、前作没有种过茄果类作物的田块作苗床,1 hm2大田种子约需播45 m2苗床,提早翻晒,清除周边杂草。平整苗床,浇透底水,结合浇水加1 000倍多菌灵,进行苗床消毒。上铺3 cm左右细泥,拍平待播。均匀播种,先少后多,“播三回七”均匀将种子撒播于苗床,播后覆细土0.5 cm左右,再铺上稀疏稻草后铺地膜。搭小拱棚、覆农膜,压实封密,加压膜线。播后3 d检查出苗情况,当出苗80%左右,及时揭去地膜和稻草。棚内温度播后白天保持在25~30 ℃,夜里20 ℃以上,齐苗后20 ℃;注意通风炼苗,防止高脚苗。肥水管理以干为主,如出苗不匀,表土发白,则适当浇水;1.1~2.1叶时喷1次1 000倍的植物动力2003。主要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虫,揭去地膜后,喷1次500倍的代森锰锌或1 000倍的百菌清;防治蚜虫用1 000倍的吡虫啉。
  2.2大苗阶段(假植-定植前)
  采用大棚套中棚的育苗方式,大棚宽度6 m、中棚宽度2.6 m。用10 cm×10 cm的塑料营养钵,营养土用稻板泥加浓人粪,晒干捣细过筛,加0.1%~0.2%的过筛过磷酸钙加10%~15%砻糠灰。出苗后15 d左右,叶龄1.1~2.1叶前移栽进钵,现拔现种,边种边浇活棵水,结合防病加1 000倍百菌清。栽后闷棚4~6 d,膜内温度18~25 ℃,叶片叶缘吐水即逐步通风降温;育苗期温度掌握15~20 ℃,晚上低于15 ℃时加盖遮阳网、草苫或无纺布保温。苗叶搭叶时要及时排稀,钵间空隙要用细泥或砻糠灰填满,保湿保温。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返苗后、定植前各喷1次植物动力2003,促根育壮苗。病虫主要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和蚜虫,原则上每7 d喷1次农药,药剂可用1 500倍可杀得,现蕾后改用500倍代森锰锌或大生,灰霉病可用1 500倍万霉灵防治,阴雨天可用百菌清烟薰剂,定植前施1次防病药。防治蚜虫药剂同幼苗期。
  3整地定植
  番茄秧苗定植之前,要将大棚架子搭好,覆盖塑料薄膜。一般施腐熟有机肥30 t/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肥料均匀翻入土中,定植前7~10 d施好。做成宽1.5 m(连沟)的畦,每标准棚做4畦,畦面做成龟背形。定植前在畦面上覆盖地膜。采用大棚+中棚+小拱棚3层薄膜覆盖。壮苗标准是:苗高18~20 cm,茎粗0.6 cm左右,节间短,有8片左右真叶,植株健壮,50%以上苗现蕾。定植时间苗龄不超过80 d。每畦种2行,行株距50 cm×(30~35) cm,栽植3.6万~4.5万棵/hm2。定植前打好定植孔,定植深度以营养钵土与畦面相平为宜。定植后立即浇点根水,用土封严定植孔,防热气溢出损伤秧苗的叶片[1-2]。
  4温光肥水管理
  定植后1周内以闷棚保温为主,掌握白天25~28 ℃,超过指标适当通风降温,开大棚门,不通中棚;晚上不低于15 ℃,低于指标,增加覆盖物保温。返苗后,白天20~25 ℃,晚上不低于15 ℃,阴雨天要通风排湿,但通风口要小,位置要高。尽量增加光照,阴雨天也要揭除覆盖物。定植后10 d左右追1次提苗肥,施尿素75 kg/hm2,第1花序坐果且果实直径3 cm大时进行第2次追肥,第2、第3花序坐果后,进行第3、第4次追肥,每次追尿素112.5~150.0 kg/hm2、硫酸钾15~30 kg/hm2。采收期,采收1次追肥1次,每次追尿素75 kg/hm2、氯化钾15 kg/hm2。定植初期,外界气温低,地温也低,不利于根系生长,一般不需要补充水分,第1花序坐果后,结合追肥进行浇灌,此时大棚内温度上升,番茄植株生长迅速,并进入结果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5花果管理
  采用单干整枝方法。第1花序坐果后要搭架、缚蔓、整枝,整枝时所有侧枝及时摘去,使棚内通风透光,以利植株的生长发育。留3~4穗果时打顶,顶部最后一穗果上面留2片功能叶,以保证果实生长的需要。第1花序有2~3朵花开时,用激素点花或喷花,常用激素有2,4-D、防落素等。在果实长到直径有1.5 cm大小时进行疏果,每穗果应保留3~4个果实,其余的及时摘去。结果后期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3-4]。
  6病虫害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等。早疫病、灰霉病的防治,要在定植后每隔7~10 d喷1次药,药剂可用70%百菌清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锌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对病毒病要强调预防为主,治好蚜虫,可在病前和病初用20%病毒A或植物病毒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主要害虫有蚜虫、粉虱、潜叶蝇等,要重视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如防虫网、黄板、银灰膜等的应用。蚜虫可用70%艾美乐4 000~5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倍液等防治;粉虱选用70%艾美乐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倍液等防治;潜叶蝇选用75%潜克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防治。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交替用药,严禁使用剧毒和禁用农药。
  7适期采收
  番茄果实到了坚熟期,果实已有3/4的面积变成红色时,营养价值最高,是鲜食的采收适期。一般第1、第2花序的果实开花后45~50 d采收,后期(第3、第4花序)的果实开花后40 d左右采收。
  8

参考文献


  [1] 潘慧锋,胡美华,赵建阳.浙江省番茄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09(6):5-7.
  [2] 赵建阳.大棚蔬菜栽培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亢银平.塑料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3):123-124.
  [4] 黄江涛,张春奇,李红波,等.麦茬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4):94-9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