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瓜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349 日期:2024-06-10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野木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栽植、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野木瓜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木瓜;选地;栽植;管理
  
  野木瓜属蔷薇科木瓜属灌木丛植物,是贵州省正安县广为分布的野生天然特产资源。其果大、皮薄、肉厚、肉质细嫩、味甘酸、气香,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特别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适植物,野木瓜风土适应性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近年来,正安县大力发展野木瓜产业,目前已开辟野木瓜生产基地逾2 000 hm2。现将野木瓜人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
  野木瓜虽对外界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但作为商品化生产栽培的野木瓜,在园址选择上,则以通风、向阳的阳坡或半阳坡栽植,土壤则以深厚、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地下水位低、不积水、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如果选用土质瘠薄的荒山荒坡,则要改土和多施有机肥[1]。为了节约利用土地,合理用地,还可在野木瓜栽培地进行果粮间作。
  2栽植
  不论何种方式繁殖的苗,在贵州最佳栽植时间为秋季,也可在春天尚未发芽时定植。株行距3.0 m×2.2 m。平地采用三角形栽植,山地采用等高线栽植,梯土在土中心定植。田边、土坎栽植则应距外沿1 m处定植。定植前应按定植点挖80 cm×80 cm×80 cm左右的定植坑。坑内施入有机肥(腐熟牛粪)15 kg、磷肥(普钙)1 kg。先将熟土与肥料拌匀填入坑内踏实,堆成丘状,在上铺1层10 cm厚薄土,踏实,将树苗放入坑内,舒展根系,均匀分布,然后回填土。边填边踏,并随时轻提苗,使根系与土壤密接,直到土壤接近地面,使根颈或嫁接口高于地面5 cm左右,并在苗木四周筑成直径为1 m的土埂。浇足定根水,待水分全部渗下后,再筑成树盘。为提高成活率,可隔5~6 d再浇1次水,浇后应轻松土壤,以保持水分。
  3土壤管理
  深耕土壤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能、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加厚活土层,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扩大分布范围,为野木瓜的丰产稳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建园时未曾深翻改土的果园,很有必要。深翻时间以秋季采果后为好。方法是全部深翻,深度为20~30 cm,深翻时,结合施肥。酸性土还应加适量石灰中和酸性,过重沙土壤掺入黏土,过黏土应掺沙,以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气候温和多雨地区,园中易生杂草,大雨或灌水后土壤易板结。因此,适时中耕除草,可保持土壤疏松,水分挥发,减轻病虫危害。中耕次数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大雨后及杂草发芽期、旺长期或结籽前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为7~8 cm,以表土疏松为度。间作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野木瓜栽培地可以间作矮杆作物,如蔬菜、绿肥、薯类等。结合种植作物和施肥进行除草翻地,每年翻地1~2次[2]。果园间作的原则是:间作物要有利于野木瓜的生长发育,在不影响野木瓜生育的前提下,可大力种植间作物。间作物要与野木瓜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根系与野木瓜根系交叉,加剧争肥水的矛盾;间作物要选择矮小、经济价值高、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与野木瓜没有共同病虫害的植物。
  4肥水管理
  基肥一般在秋季落叶前结合果园深耕进行,如秋季来不及施的,可在冬季封冻前补施。适宜作基肥的肥料以厩肥、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也可适当配以化肥混合使用。幼树的根系分布范围窄,可采用单株施肥法,一般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挖宽20 cm、深30 cm的环状沟,在沟内施肥。用量为农家肥25 kg/株、普钙1 kg/株,然后盖土,遇干旱,施肥后,应灌透水1次,以加速肥料的分解。结果树和大树,根据树势强弱而定,一般施有机肥50 kg/株,采用两面沟施,即树冠外缘挖深50 cm、宽50 cm的2条沟,将肥施入沟内,覆土,第2年移至另两面。追肥一般在生长季节进行,肥料应以速效性为主,如尿素、普钙、清粪等。幼树的追肥1年3次,第1次在萌芽前,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施腐熟有机肥5~10 kg/株;第2次在春梢停止生长时,5月底至6月施化肥50 g/株,第3次在7—9月施普钙、硫酸钾150 g/株,促使芽体饱满,枝条充实。成年树的追肥,第1次在花前,3月上旬施清肥25 kg/株,以促开花坐果和叶片生长;第2次在落花后,施猪粪15 kg/株加普钙50 g/株,以促果实生长和新梢生长;第3次在7月施清肥25 kg/株、磷钾肥50 g/株作壮果肥,以促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追肥采用窝施,即在树下挖20~25 cm的沟,施入肥料后立即覆土。在花开叶盛期用0.3%尿素,或0.3%硼肥,或1%~3%的普钙,或0.3%的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宝等进行叶面喷施。野木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如水分不足,会使植株发育受限,而水分过多,会引起烂根。因此,灌水应视降雨量和物候期来定。一般在春季,花前10 d灌水1次,秋季落叶后灌水1次。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5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使树体健壮、丰盛、稳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野木瓜,由于其呈灌木状生长,在整形上要求不严,多采用自然丛状形。每穴保留3~5株根蘖植株[3]。野木瓜生长旺盛,株丛容易过密,修剪对野木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从幼树结果开始,应适当重剪,培养离骨干枝较近的紧凑枝组。主要剪去基部萌蘖、枯枝、病虫枝、中心枝、纤弱枝、衰老枝、生长内膛横穿枝、徒长枝。为了保证每年有一定的生长量,应掌握未衰先更新的原则。利用健壮的发育枝更新树冠,稳定骨架,维持骨干枝的生长优势。修剪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株丛内部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枝干密聚影响生长,其次是控制一年生枝顶端继续往上生长,基部芽不能萌芽,出现顶部枝条密光条(没有花的枝条)。对株丛修剪,每隔1~2年进行1次。根据打密不打稀、打老不打嫩、留强不留弱的原则,剪去枯枝、弱枝、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剪去地面1 m内的刺枝,并对所有新枝留2/3或1/2剪去枝梢,以刺激多萌短枝。这样经过修剪后,剪口芽生长势较优,萌发长枝,经扩展树冠,其下几个芽则多成短枝而形成花芽,于翌年开花结果。夏季对生长过长的枝条要进行摘心,以促进下部芽充实,修剪时间是每年落叶后至萌芽前。
  6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就是疏去多余的花果,通过调整花果数量维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关系,使负载适宜,果实在树上分布合理,达到树体健壮、丰产、优质、克服大小年,以保持年年丰收。疏花疏果的程序要看树、看枝、看花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花后20 d进行第1次疏果,在花后50 d进行第2次疏果。疏果后,有条件的,还可对果实进行套袋,以防治病虫侵害。疏果的原则是:去向上果留下果,去小果留大果,去弱果留强果,去密果留稀果,去畸形、病虫果留正常健康果[4]。
  7病虫害防治
  野木瓜抗病虫害能力极强,只要加强整枝修剪和合理施肥,一般不易发生。常见的病害有叶枯病、皮枯病、干腐病等。冬季清洁园地,清除枯枝落叶,结合修枝,剪除树上端正枝残叶,集中处理,用5 °Bé石硫合剂封园;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叶枯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6月发生严重。在病发初期可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轮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果实染病时,果面产生暗褐色病斑,最后可导致烂果。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食心虫等。蚜虫为当前野木瓜生产上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危害嫩梢、叶片及嫩芽。防治上,在危害期,结合摘心工作,人工剪除枝梢卷叶;发芽前用5 °Bé石硫合剂封园,消灭越冬虫卵;在芽萌动期,用50%辟蚜雾或蚜虱净2 000~3 000倍液喷雾进行毒杀,或用其他杀虫剂均可。食心虫4—7月新梢受害,5月蛀果,多从果肩或萼洼附近蛀入,直达果心。防治上,做好虫情观察,在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开始,用20%甲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及时剪除被害新梢,因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发现凋萎嫩梢,应在折断以下3 cm左右的地方剪除;或用性诱芯45~75个/hm2,诱杀成虫。
  8采收
  采收是果园栽培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提高果实贮藏能力有密切联系[5]。用于加工的野木瓜采收时期宜在8月中下旬,以野木瓜外皮呈青黄色,约有8成熟时采摘。应选晴天进行采摘,最好搭梯用手收摘。摘果前应先剪指甲,戴上手套,用手掌托着果实略一旋转,果实即与树体分离。采时动作要轻、轻采轻放,以免碰伤,影响加工品质,切忌用竹竿乱打采收。
  9致谢
  文章得到正安县扶贫办杨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0

参考文献


  [1] 刘字平,王启苗.木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7,20.
  [2] 宋绍光.野木瓜栽培技术要点[J].农技服务,2001(3):13,15.
  [3] 杨树槐.野木瓜栽培技术[J].遵义科技,1998(2):59-60.
  [4] 张国华.木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95.
  [5] 鲁敬增,李铁军.木瓜栽培与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9(2):64-6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