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225 日期:2024-06-08 来源:论文网
摘要:通过分析旬阳县农产品加工的现状,提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配套构想及对策,以期促进该地区农产品加工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现状;构想;对策;陕西旬阳
  
  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但布局不够合理,中间产品多,粗加工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精加工产品少,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设备应有少,附加值偏低,经济效益不高。
  1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现状
  1.1粮油产品
  旬阳县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万hm2,总产量14.5万t,油料作物播种1万hm2,总产量1万t。粮油产品加工以农户自主加工和作坊式加工为主,加工能力有限,目前全县拥有加工机械2.4万台(套),其中面粉加工11 900台,年加工能力10万t;粉碎机械6 885台,年加工能力13.5万t;榨油机械350台,年加工食用油1 400 t。
  1.2农业主导产业产品
  1.2.1烤烟产品。旬阳县2009年烤烟种植面积6 906.67 hm2,生产收购烟叶11 785 t;烤烟生产以安康烟草公司为龙头,有健全的购销服务体系,在烟草系统内部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既保证了烟农的即得利益,又能确保企业有高额回报,其“产-供-销”体系完善。
  1.2.2魔芋产品。魔芋产业产品收购加工以旬阳县健兴魔芋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具有年加工处理鲜魔芋4万t、魔芋干片6 000 t、魔芋精粉3 000 t的生产能力,可以消化1 666.67 hm2魔芋基地的商品生产量,基本能够解决近期魔芋产业发展的产品加工需要。要实现2012年魔芋基地规模达到3 333.33 hm2、产值2亿元目标,其加工能力略显不足。
  1.2.3蔬菜产品。旬阳县2009年蔬菜生产总面积5 608.27 hm2,总产量117 038 t,商品蔬菜基地面积1 461.13 hm2,设施蔬菜面积168.6 hm2,其生产总量仅能满足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总量的1/2,缺口较大。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县域经济率先突破的“农业30亿工程”目标,蔬菜产业到2012年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 000 hm2,实现产值2亿元。蔬菜的保鲜加工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旬阳县基本没有正规的蔬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蔬菜生产基本停留在以生产农户自产自销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包装加工仅在县城部分果品蔬菜超市作简单的保鲜处理,连接“产-销”的中介服务也不健全,市场信息不灵。
  1.2.4黄姜产品。黄姜产业的发展及产品加工,在旬阳县因市场的波动呈现大起大落,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hm2,总产约45万t,加工企业18家,目前保留面积2 000 hm2左右,正常生产企业2家,能实现综合利用企业——旬阳县恒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黄姜产品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上进行研究,开发出黄姜粉条、纤维生产食用菌等。
  1.2.5薯类淀粉。旬阳县种植的薯类作物主要有甘薯和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6 666.67 hm2左右,总产约25万t,用于淀粉加工约占总产量的40%,年产淀粉逾4 800 t,主要为农户家庭加工,社会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单一,资源浪费较大,利用不够充分。
  2农业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构想
  2.1蔬菜产品加工
  旬阳县蔬菜产品加工以地产商品蔬菜储藏保鲜为中心,一是在重点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小型储藏保鲜库及蔬菜交易市场,以产业合作社为平台,将基地和市场连接起来;二是在人口密集的集镇建立蔬菜产品销售连锁超市,以城市经纪人为纽带,实施鲜菜、净菜精准加工,方便服务消费群体;三是组建蔬菜产品购销加工托拉斯,实施订单生产,平衡供应,以繁荣旬阳县蔬菜市场。
  2.2薯类淀粉
  薯类淀粉产品加工以生产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为核心,发展6 666.67 hm2高产红苕。一是通过争取项目或招商引资在15个主产乡镇建设红苕干加工生产线,为全市30万t乙醇项目建设提供生产原料,其副产品可以作为饲料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二是引资建设淀粉加工企业,生产地方名优产品红苕粉条,做优、做强特色产品,充分挖掘产业潜力。
  2.3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以旬阳县百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年产量30万t饲料加工企业,就近消化粮油产品特别是玉米及淀粉加工副产品,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生产饲料还可以满足生猪产业发展对饲料的需要,促进畜牧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2.4魔芋产业加工
  魔芋产业加工以龙头企业旬阳县健兴名优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能力改造为重点,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同时在15个基地乡镇通过项目扶持建设20条魔芋角加工生产线,减少物流过程的产品损失,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对策
  3.1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产业
  用工业思维指导农业产业化,就是用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如市场理念、标准化理念、品牌理念、营销理念、成本效益理念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以工带农,整合资源,良性互动,兴工活商,以农业产业化为联结链条,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1]。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跳出农村看农业,跳出“三农”看增收,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所有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整体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依托农业办工业,用绿色农业支撑绿色工业,立足资源,大办工业,树立“无工不富”的观点,与时俱进,创新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加工业发展进程。
  3.2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旬阳县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薄弱,根本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现代工业的需要,只有抓住国家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扶持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农产品加工项目资金投入[2],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扭转并彻底改善旬阳县农产品加工与产品生产不相配套的局面,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3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
  在完善交通、通讯、水电等投资硬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开展审批办证“一条龙”、“无假日”、“全天候”等服务,建立农产品通关、检疫、运输便捷通道。扶持和帮建一批规模大、高起点、科技含量高、辐射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拉长产业链[3]。加紧加工项目策划论证,并积极组织开展招商活动,争取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旬阳。同时,做好安商工作,对通过招商引进的项目,要做好跟踪服务,抓落实,强化调度,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招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为客商排忧解难,让客商放心创业做强做大加工企业。
  3.4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优产品
  实施名牌战略,带动、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以科技为先导,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层开发与综合利用,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使旬阳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和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和实施标准化生产体系、检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4],使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与国内外质量标准相衔接,努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名牌产品。
  3.5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精深产品
  农业产业化要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只有依靠科技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开发农产品加工精深产品,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比较效益,提升旬阳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3.6加强横向及纵向联合
  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县内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下游产品或在原料供应上互为补充,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淀粉加工企业与饲料加工企业的联合等;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之间的外向联合,共同开发下游产品或为外地(来)企业提供加工原料,如军汇牧业与河南双汇集团的联合等。
  4

参考文献


  [1] 崔明,沈瑾,李延云,等.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及其推广体系的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08(10):274-278.
  [2] 卢永军.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8):4-7.
  [3] 陈诗波,李崇光.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能力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44-50.
  [4] 喻淑兰.盐城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镇经济,2009(5):73-7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