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猪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221 日期:2024-06-08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肥西县猪病发生流行特点,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以期为猪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病;发生流行特点;防治技术;安徽肥西
  
  肥西县是养猪大县。近几年,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养猪业已经成为肥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防控显得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效益和肉食品的安全。
  1当前猪病发生流行的特点
  1.1疾病种类明显增多,多病原混合感染显著增加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近10年来新出现了30多种传染病,猪病7种,有的在国外出现不久的疾病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感染也相继在我国出现。由于肥西县饲养模式、环境条件不良和管理技术落后,也增加了许多新病。不少的养殖场户,病死猪率都在10%左右,有的猪场的病死率在15%以上。当前的许多生猪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且难以控制。其中病原体感染的有多种细菌相加,或多种病毒相加,或多种细菌和多种病毒相加,往往是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使病情加重[1]。除了猪瘟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猪喘气病与巴氏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等都有病例发生。
  1.2呼吸道综合征问题日益突出,病毒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
  从近几年病死猪的剖检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猪肺部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病变,哺乳猪和育成猪尤为严重,尤其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极为严重。目前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仍缺乏确切有效的药物,而且大多还未研制出相应可靠的疫苗用于免疫,所以对病毒病的防治手段显得无力。而近年新增加的传染病又大多是病毒性疾病,这就使病毒病危害更为突出[2]。如近几年发生的由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断奶后仔猪衰弱综合征及一些相关病,危害巨大。
  1.3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
  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越加严重,细菌性疫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猪大肠杆菌病、弓形体病、结肠小袋虫病。其中不少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殖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殖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另外,某些损害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圆环病毒等未能有效控制,使猪的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下降,也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后,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一些条件性传染病已变为非条件性传染病,这种情况近年来日趋普遍,危害日趋严重。因此,科学的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合理用药对有效控制细菌性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2防治技术
  2.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防疫卫生措施
  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某些普遍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使养殖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强调“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虽然早就提出,但目前不少养殖人员,对此认识并不深,重视和执行力度不够。相反,他们对于治疗却很重视,每当发现1~2只死病猪,就不惜重金,不计药量,进行药物治疗。虽然疫病控制(包括防和治)的每个方面都不可忽视,但在疫病的控制中毕竟有主有次。坚持免疫注射,增强动物抗病力和消灭猪场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使猪免于感染,是控制疫病的上策[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2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猪防疫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一是明确猪防疫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猪防疫的着眼点应该是使整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为此,某些情况下,淘汰一些残次病猪,消除隐患是值得的。二是当疫病发生时,一般情况下应进行紧急接种。不能因为进行紧急接种有加重危重病猪死亡的情况出现而不进行紧急接种,猪群患病时不可能所有猪只都同时感染得病。尽管紧急接种,有时可能会加速一些危重病例的死亡,但能及时挽救未感染得病的大多数,是非常值得的。在生产实践中还发现,对感染发病初期的猪紧急接种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3合理用药预防和治疗
  由于各种药物抗病原体的性能不同,因此预防用药必须有所选择。应按照以下原则选用药物:一是根据猪场与本地区猪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特点、季节性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高疗效、安全性好、抗菌谱广的药物用于预防,切不可滥用药物。二是使用药物预防之前最好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择高敏感性的药物用于预防[4]。三是保证用药的有效剂量,以免产生耐药性。不同的药物,达到预防传染病作用的有效剂量是不同的。因此,药物预防时一定要按规定的用药剂量,均匀地拌入饲料,或完全溶解于饮水中,以达到药物预防的作用。用药剂量过大,造成药物浪费,还可引起副作用;用药剂量不足,用药时间过长,不仅达不到药物预防的目的,还可能诱导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猪场进行药物预防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的药物。四是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和度副作用。有些药物进入机体后排出缓慢,连续长期用药可引起药物蓄积中毒;如猪患慢性肾炎,长期时间使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可在体内造成蓄积,引起中毒,有的药物在预防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长期大剂量使用喹若酮类药物会引起猪的肝肾功能异常。五是考虑猪的品种、性别、年龄与个体差异。幼龄猪、老龄猪及母猪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成年猪和公猪要高,因此药物预防时使用的药物剂量应当小一些。怀孕后用药不当易引起流产。同种猪不同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着差异,用药时应加倍注意。体重大、体质强壮的猪比体重小、体质虚弱的猪对药物的耐受性要强,因此对体重小体质虚弱的猪,应适当减少药物用量。六是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方法。不同的给药方法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利用程度、药效出现时间及维持时间,甚至还可引起药物性质的改变。药物预防常用的给药方法有混饲给药、混水给药及气雾给药等,猪场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给药方法。
  2.4重视消毒,尤其带猪消毒工作
  消毒是控制猪疫病的重要措施,严格的消毒甚至比打预防针更重要。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不少养殖户对此认识不够,从而使兽医防疫工作出现不少问题。为此,建议养户应树立严格的消毒观念,猪舍门前应设消毒池,进出猪舍的人员,要更衣,鞋底进行消毒。不要在猪舍内或其附近剖检死猪,死猪及剖检后的猪尸体要深埋或烧毁,剖检场地及剖检人员的手、脚要消毒。此外,应该经常带猪消毒,带猪消毒是一项先进的新技术,近年来在生产实践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此法消毒,既能直接杀死除藏于猪舍内环境包括空气内的病原微生物,又能杀灭猪体表、呼吸道浅表滞留的病原体。带猪消毒还能沉降猪禽舍的粉尘,净化空气,防暑降温,从而给猪禽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既有利于防病治病,又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3

参考文献


  [1] 熊诗国,金光明.南陵县夏季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40-141.
  [2] 杨彩荣.春季猪常见病的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75-176.
  [3] 杨艺华,李崇光,联伟,等.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流行特点与防控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0(2):97-98.
  [4] 王强,张明明,李立虎.我国猪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81-1838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