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185 日期:2024-06-08 来源:论文网

       作者:方贤华 郭树林 翟田俊

  摘要:论述了舒城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包括加强早期监测、加强疫木管理、及时清理病死松树、诱杀松墨天牛、营林技术措施治理、科学处理疫木等内容。希望对其他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治理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安徽舒城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该病为害黑松、马尾松、赤松、火炬松等多种松科植物,给我国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舒城县于2000年11月首次在万佛湖镇的梅岭、白六和阳山3个村发现松材线虫病,当时发病小班松树面积共有12.33 hm2。至2001年春季开展普查时,面积急剧增加到84 hm2。疫情发生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经过连续2年的大规模皆伐除治和多年的高强度择伐治理,到2004年秋季普查时疫点面积已经缩减为29.27 hm2。2005年和2006年连续2年在疫情发生区未发现新的病死松树,2007年秋季普查时仅在原来疫点山场发现2株病死松树。2008年秋季普查结果表明,全县均未发现新的病死松树,截至目前,舒城县松材线虫病疫点已经基本被拔除。现将舒城县近10年来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陈述如下,以供广大森防同行参考。
  1加强早期监测,及时发现疫情
  由于舒城县和周边松材线虫病疫区距离较近,因此舒城县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即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经常安排森防业务人员参加安徽省森防总站组织的专、兼职森林植物检疫员培训。先后培训了专职森检员7人,兼职检疫员近40人。并组织森检人员对不明原因的萎蔫、枯死松树进行调查和取样镜检,为舒城县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松材线虫病提供了条件。早调查、早发现、早治理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舒城县于2000年开始,实行一年两度的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对及时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至关重要。春季重点查市场,秋季重点查山场,每次普查工作要注重实效,杜绝走过场,流于形式。2000年11月,舒城县普查人员在万佛湖镇梅岭村的陈家大山首次发现了成片枯死松树,棵数达1 179株,且分布呈现典型的星点状分布,树龄一般20~30年。感病松树初期表现为萎蔫、针叶变黄,20~30 d后松针倒挂不脱落,整株枯死。经县森防站初检、市森防站复检和省森防总站最终镜检,确认为松材线虫病为害所致。
  2加强疫木管理,强化疫情监测
  舒城县自2000年秋季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舒城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加强对全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2000年12月12日舒城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及时发布了《舒城县人民政府通告》通告规定,各乡镇、村都要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机构,各有关村要确定1名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员,发现死松树要立即逐级报告,取样镜检,本县疫区的松材一律不准使用,更不得外流,严防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在重要的交通要道设置检疫检查站(在舒晓路设置五显森检检查站,在舒河路设置马河口森检检查站),加强对进出口松木及制品进行检疫检查,确保疫区松木不外流,控制松材线虫病通过人为传播。同时,加强对境内运输的松木及其制品的检疫和复检工作,堵截松材线虫病的外部来源,防止出现新的疫点[2]。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公安、工商、城建和林业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城镇木竹市场、有关个体业主经营的松材及其制品以及电信、移动和供电等相关部门的木制电缆、光缆线盘等开展认真调查和复检,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及时清理病死松树,减少病源
  多年的防治经验表明,林间病死松树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病源。因为林间枯死松树直接导致松墨天牛产卵为害,是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及时清理枯死松树对防治松材线虫病意义十分重大。2001年春季和秋季先后组织了5支专业队对染病松树开展2次大规模的皆伐除治。共皆伐松树面积35 hm2,蓄积量2 624.5 m3。(春季皆伐12.33 hm2,秋季皆伐22.67 hm2);超强度择伐松树205.4公顷次,蓄积量982 m3。舒城县于2001年春季开始,每年在疫区聘用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员定期巡山,对发现的枯死松树进行登记造册,取样送检并及时清理焚烧,原则上对病死松树连根挖除,不能挖根的,用20%虫线清对伐根进行除害处理,彻底消除隐患[3]。因此,及时清理死树、清除病源是治理的主要措施。在发现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后,要及时组织专业队对枯死松树进行清理。通过对枯死松树的清理及时清除病源,消除隐患。
  4诱杀松墨天牛,减少传播媒介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诱杀松墨天牛、降低虫口密度是防止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的重要途径。舒城县自2001年春季以来,先后采取设置诱木、诱捕器以及林间布设无纺布菌条等多种技术手段诱杀松墨天牛,取得了良好效果。设置诱木在疫点松树山场沿山顶、山脊、林道旁或空气流通处,选取衰弱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松墨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3 333.33 m2设置1株。一般在天牛羽化前的5月上旬,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40 cm处的3个方向侧面,用砍刀砍3~4刀,刀口深入木质部1~2 cm,刀口与树干大致呈30°,然后再用注射器把树干引诱剂(按1∶3对水稀释)注入刀口内。施药量(mL)大致与诱木树干基部直径(cm)相当。每年9月将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所诱天牛。同时,解剖诱木,据此监测松墨天牛的种群密度。根据舒城县解剖结果,平均幼虫数达28条,单株最高虫口有95条。据统计,舒城县2001—2008年,共设诱木945 株,辐射松林面积320 hm2。每年6—8月,在松墨天牛羽化期间,在疫点周边松林每隔800~1 000 m在松树上悬挂1台诱捕器,诱杀松墨天牛羽化成虫。舒城县自2001年至今共设诱捕器48台次。根据舒城县诱捕记录,平均每天诱虫数1.2头,单日最高诱虫数量达11头,2005年和2006年,舒城县还尝试在林间松树上缠绕使用无纺布菌条开展对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先后在万佛湖镇、五显镇和张母桥镇使用无纺布菌条1.5万余条,防治松林面积333.33 hm2
  5采取营林技术措施治理
  由于舒城县松材线虫病疫点处于著名风景名胜区万佛湖松渡码头附近,做好除治工作,切实保护松树资源事关重大。为切实根除松材线虫病疫情,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舒城县万佛湖旅游风景资源,经慎重研究,除对个别疫情较重的小班采取皆伐除治措施外,对位于景区大门——松渡码头的疫点采取强度择伐的除治方式。同时,自2002年开始栽植红枫、枫香和油茶等阔叶树种3万多株,逐步淘汰原来的黑松、马尾松和国外松等松材线虫病易感树种,既为万佛湖镇增加了新的旅游景观资源,又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目前,栽植的新树种大部分已经郁蔽成林,初具规模,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起到了自然阻隔作用。因此,对清理后的采伐迹地,选择合适的树种及时更新,可从根本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蔓延[4]。
  6科学处理疫木,安全利用
  对松材线虫病疫木,以前传统的除害处理方式是进行焚烧,方法虽然简单,但损失巨大。为减少林农损失,舒城县采取定点加工的方式,对清理下来的枯死松树由县森防站派专人押运至淮北金蟾、合肥光大以及滁州华能等木材加工企业削片打桨,实现安全利用。
  7

参考文献


  [1] 顾育铭,肖稻青,顾育蓉,等.雪灾后的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防控[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51,153.
  [2] 费汪知,杜永部.明光市松材线虫病治理及成效[J].安徽林业,2008(6):52.
  [3] 曾德山,王柏泉,吕文艳,等.不同立地条件下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方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8095-8097.
  [4] 秦复牛,潘沧桑.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 30(4):370-37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