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杂交水稻;谷优59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谷优596是南平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9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09004)。2008年建瓯市植保站引进该组合试种,2009年重点在东游镇、小桥镇等地推广种植,表现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产量潜力高等特点。适宜于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割,是种粮户普遍认同的好组合。
1主要特征特性
1.1生育期
谷优596属基本营养型,在建瓯东游等地作中稻栽培,于4月23日播种,9月27日成熟,全生育期146 d,生育期比汕优63长3~5 d。2009年在小桥等乡镇种植全生育期147 d,比对照Ⅱ优明86迟熟0.8 d。
1.2农艺性状
谷优596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千粒重较重,有效穗数228万穗/hm2,株高118.3 cm,穗长23.9 cm,每穗总粒数157.6粒,结实率86.21%,千粒重30.3 g。
1.3抗性
2年试种谷优596表现抗性强,苗期未发生叶瘟,后期未发生穗颈瘟,纹枯病有零星发生。
1.4稻米品质
谷优596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糙米率80.8%,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3.8%,粒长6.5 mm,长宽比2.5,垩白粒率86.0%,垩白度15.9%,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52 mm,直链淀粉含量23.0%,蛋白质含量8.1%。
1.5产量表现
谷优596杂交优势强,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广。2006年参加福建省中稻A组区试,平均产量8 400.6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45%,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第一;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8 963.4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46%,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第二;2008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78.6 kg/hm2,4个点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平均增幅为7.77%。2009年在东游镇作中稻,一类田百亩示范片种植经测产平均产量9 758.4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7%;二类田百亩示范片种植经测产平均产量8 981.85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达极显著水平;三类田百亩示范片种植经测产平均产量8 831.85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达极显著水平。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种植情况,适时播种,适当稀播匀播[1],秧田播种量225 kg/hm2左右,用种量15.0~22.5 kg/hm2。该组合作单晚种植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作双晚种植,一般要求6月15日前播种,7月15日前插秧。
2.2合理密植
秧龄控制在30~35 d以内,尽量早栽,作中稻栽培时,适宜插植规格为23 cm×23 cm;作双晚栽培时,插植规格以16.7 cm×21.0 cm为宜,丛插2粒谷;插30万丛/hm2,基本苗60万~75万株/hm2,确保足穗大穗[2]。
2.3科学施肥
高产既要攻蘖增穗,又要促穗增粒,还要保粒增重。根据施足基肥,稳施蘖肥,巧施穗肥,施纯氮165~180 kg/hm2,氮、磷、钾比例1∶0.4∶0.8[3]。基肥氮肥占60%~70%,磷钾肥占70%~80%;第1次追肥中氮肥占20%~30%[3],磷钾肥占10%~20%;第2次追肥中耕看苗酌情施总量的5%~7%,以促进稻苗平衡,穗粒肥占3%~5%,确保植株健壮不落黄,创多穗大穗高产群体。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4合理管水
水分管理上掌握浅水浅插,返青期深水护苗3~4 d,以加快秧苗返青,分蘖期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够苗及时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根系活力,避免植株间过分荫蔽,以利通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孕穗期开始覆水,孕穗扬花期宜浅水灌溉[4]。后期干湿交替壮籽,养根保叶,防止断水过早,延长功能叶寿命,一般掌握在收割前7~10 d断水为宜。
2.5病虫害综合防治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防策略,秧田期重点抓好稻蓟马、蚜虫的防治;本田期结合除草,重点防治螟虫、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兼治稻曲病。同时根据水稻易受病虫危害的时期,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准确做好田间病虫调查测报工作,及时对症下药防治,确保高产丰收。
3
参考文献
[1] 杨开术,王慧,谢瑛,等 .杂交水稻新品种天优8号[J].河南农业科学,2008(2):41-42.
[2] 何兆琴.粳稻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及调控新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114-115.
[3] 李荣改,康海.利用广亲和品种配置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J].华北学报,1993.8(1):113-114.
[4] 黄达彪.杂交稻新组合II优673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31-3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