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的数学故事问题,指的就是我们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问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当今时代的要求已相去甚远。过去,我们形成了以单纯的数量关系分析、解答类型化的应用题以及形式化的解答过程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它使一部分学生具备了高超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解题能力与数学素养之间不相协调,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熟视无睹,不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思考、提出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将其与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一线教师对应用题教学改革的深入认识与把握。作为在旧课程中一个重要内容板块的应用题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精神与理念的指引下实现相应的转变,这对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应用题教学新思路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为之思考。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时,我努力从旧思维的圈子中跳出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下面就浅谈一下自己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1、问题来源的生活化、主题化
小学生的思维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对于他们而言,只有那些他们熟悉的、理解的、感受过的内容才具有意义。反之,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的题材,在其头脑中并没有多少概念,很可能他的学习也三是无意义的。
要让学生真实地体验数学故事的存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投入到活动中,亲身经历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从而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如:在以上的几个活动中,我旨在希望学生能够不惧怕应用题,感受其实应用题就在身边,它是这样的熟悉、亲切。
结果证明学生始终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进来,因为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也培养了对数学的积极性情感的体验。
2、改变单一的纯文字呈现方式,增加图文、表格等形式现实世界千姿百态,蕴含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们所接触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以表格、图文形式出现的,纯文字的问题很少。要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就需要在教学中就创设一个类似于真实生活的情境。比如,三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在一个图文情境中,除了有35个小动物与9 张桌子两个信息是由文字形式出现以外,每张桌子可以坐4 个小动物却是需要学生在图中去发现的。其所提供的信息并非象传统的文字形式那样一目了然,而是需要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去寻找,需要学生在提供的图片中具有整理这些“数学故事”的综合能力。
而这种自主寻找分析整理的能力正是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
3、凸显问题意识的培养,淡化类型,展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可以认为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应用题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出各种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与技能。有一次上课,讲到统计表的知识,讲完时我自己临时加了个问题:“你们还能提什么问题吗?”学生反应好快,一下子就提了一大堆问题。有提比多比少问题的,有提分数问题的,有提平均数问题的……丰盛得很,把一个学期学过的知识都用到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加强解题的多样化、开放训练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应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联系不同的相关经验,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比较不同方法之闻的长短优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是唯一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中,不一定有好坏之分,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加以肯定。不能仅关注解决问题的格式完整与否,答案正确与否。这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着重要影响。
要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我们还应在练习阶段加强变式、开放练习,安排不同类型的题目,以避免形成思维定势,类型化的训练只能让学生形成套用例题的方法解答其他问题的意识,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与水平。比如老教材中的平均数应用题,例题与尝试之后的练习与前面的问题基本一样,这种练习安排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先加后除的解题模式,形成思维定式,一旦出现总数与数有所变化或者求总数求份数的问题,就无所适从,不利于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5、重视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关注解题思路的阐述与规范重视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除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欣赏,体会成功的喜悦等情感态度方而的功用以外,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也是不可缺少的支持。课堂教学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怎么想到的?这样做合适吗? 有没有更好的? 对这些问题的思索过程,其价值指向并不是问题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是学生将策略内化成个人素养的一个过程,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方法意识策略意识。这种意识,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改革,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让问题解决成为应用题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调查、探索、推理和交流日常的问题解决,并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成长为自信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应用题”在数学新课改中的转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