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无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未来发展着想,理念的提出确实具有非常迫切、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这个目标呢?笔者认为下面几个途径是行之有效的。
一、主动学习,多途径扩充信息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除了课堂上教师有机适时穿插以外,我们还必须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地理。诸如订阅各种与地理有关的报刊,用活用好学校图书馆。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的地理知识。
1.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心辞典》《幸运52》《环球》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2.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这些传媒主动学习,多途径扩充信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二、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
家乡的地形、河流、气候、自然环境等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教学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三、联系生活,解释其中的地理现象
1.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3.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也有许多与地理关系密切,利用这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教学,本身就是学于生活,解答生活,服务生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观察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对他们的生活有用,认识到这些知识对自己有用,他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为教学的生活化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而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留心发生和存在于自己身边的事和物,才可能感知哪些有用或无用,才能发现对自己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1.地图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使用地图较少,以致于许多学生认为地图没有什么用。教学中,可以使用当地比较详细的地图,就是学生到过的知道的地方,在图中找出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地点。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眼”,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存在。
2.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看列车表并不是每一个成年人都能看懂,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更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旅游如何选择列车的班次(看懂列车时刻表)旅游时间的安排,旅游路线的选择(选择最省时间、走最少路、游玩最多地方、花最少钱)。
五、开展活动,发掘课外乡土内容
我们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也熟悉家乡的一切。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环境开展地理活动,开展一些地理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帮助我们了解家乡,也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树冠、年轮、房屋朝向。
2.如家乡附近河流的水质,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使保护河流的水质,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总之,地理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学好地理,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只有平时注意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观察,才能不断积累有关的地理知识。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是时刻变化的、也是生动有趣的。只有留心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才能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