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验中的数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5587 日期:2024-05-03 来源:论文网
数学探究性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数学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一、生活体验
  1.学前体验。数学教学应当注重数学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相结合。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
  2.学中体验。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的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数学课上开放的话题、问题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二、实践体验
  1.“玩”中体验。陈省身先生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叫做“数学好玩”。这不但是他从小热爱数学的切身体验,更是他一生从事数学研究的基本理念。而“玩”又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玩一玩”来体验数学。
  2.“说”中体验。新教材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的,各单元中每一节都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看、去想,还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为学生创设“说”的体会,让学生大胆去说、去问,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3.“做”中体验。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形式。
  三、应用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要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