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放飞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5430 日期:2024-05-01 来源:论文网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课堂是师生互动、对话的舞台,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新课程倡导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1.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我的语文课堂中,经常会这样问学生们:“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某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与文中人物去对话,让孩子们去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学生就会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
  2.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不要高高在上,应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去“牵”一把,从而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3.生生对话。有学习伙伴可以交流,这是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所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与心交往,增强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学习气氛,让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真正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这样的课堂,课堂气氛很活跃。而且,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
  三、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心学生的优点,尤其要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如何有效地提高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让学困生回答一些浅显的问题,做对了就加以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这样他们就会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