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尤其是电子白板的运用更使教师和学生如鱼得水,但是仍有不足之处值得每位老师反思,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性,切不可笼统接收。
一、把握优势在哪里
1.对 低年级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激趣
处于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因此,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努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获取知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正好适应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统计” 内容时,我设计课件引入“钓鱼比赛”。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在比较真实的展现钓鱼过程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记录的重要、方法的多样。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又如教学一年级“确定位置”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我设计这样的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位置示意图),同时配合叙述“小鸡第一次去姥姥家,天黑了不知道回家走那条路……”。问:“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呀?”“我们一起帮助迷路的小鸡找到家,好吗?”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孩子们深感帮助别人的责任重大,个个积极动脑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媒体凭借其特有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掌握数学知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中年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小学中年级,学生们以不满足于应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他们已经能较多的参与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并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 内容时,我设计由教师剪纸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只依靠课本提供的例图,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况且例图的内容也不够丰富。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图片,其中有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在对称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图片范围有植物、动物、人体、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学生们通过观察电脑中诸多的对称图形,把自己原本以有的“对称图形”的模糊认识与图片中的对称图形产生联系,发现自己原来理解的对称图形太简单了。再见视了上下相等、左右相等、旋转相等的对称图形后,学生们能较深刻的认识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准确地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
又如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放大与缩小” 内容时,教师画图演示图形很浪费时间,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放缩事半功倍,学生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效果也不一样了。由于计算机软件基本上都有这样的功能,因此,我准备一些如卡通画、小动物的图形,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同时,在学生基本理解图形的相似后,继续在计算机上画一些不同比例的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例如,把一张小猫像的长放大3倍,宽放大2倍等。这对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的概念是很有好处的。
3.对高年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造奇迹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大量具体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和创造出来。现代信息技术能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所创设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作为创造者在真实的体验中探索和发现,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他们独立应用多媒体、网络的的能力也在提高。如学习圆的周长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是个难点。可是孩子们通过自己查资料,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圆周率的历史,认识了我国的数学家组冲之、刘徽等。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为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到无比自豪!又如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利率与利息” 内容时,教师把银行利率牌、各行业职工缴税情况编成网页,供学生查阅。学生们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信息,就可以计算出父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学生对自己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无疑会十分的投入,同时也保障了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孩子们还深入了解了国家税收的应用范围,进一步理解“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再如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平移与旋转”内容时,我先组织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图案,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平移、对称和旋转的,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又安排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图案设计。这是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好机会!如果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有些图形做起来不容易,而且会影响图案的美观。但是若把它放到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图形出发,将图形进行若干次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图形,形成一个图案。开放的题目,给学生极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它们可以任意驰骋在自由、轻松的世界里。最后通过学生机联网,集体欣赏学生的作品,从中感受图案的美、体会几何形体的变幻无穷,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注意不足在何方
在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总结:
1.要认清信息技术的辅助地位,需充分发挥其优势,服务于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决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度”,不可使“烂”,过多地用图像、声音刺激学生,不引导学生深入思维,会造成思维的表层化。选择好适合整合的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整合。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完全依靠网络会使学生迷失目标。利用网络学习一定要使用校园模拟网,因为网站太多太杂,信息量太大,若让学生浏览网页,则成为“网迷”、“浏烂”,而且一些有害网站以及大量的垃圾信息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若长时间沉溺于电脑和网络,会使视觉受损害。只有使用校园模拟网,学生的学习才能目标明确,不会误入歧途。
3.要注意有选择的使用信息素材库。结合教学制作校园模拟网页,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也不要使用“拿来主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尽快建立适合中、小学教学所使用的信息素材库(网页),便于教师运用,也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当务之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