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阅读的主阵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2218 日期:2024-03-30 来源:论文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身经验的尊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在
  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指导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一、读中激发个性阅读的趣味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在独特的认知背景下对人物、事物的主体感受,尊重不同感受产生的不同朗读处理,让他们读出个性,读出情韵。
  1.教学伊始自由读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这课时,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可以美美地朗读,可以表演,也可以是批注阅读,还可以同桌之间“开火车”读,等等。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提高了。
  2.深入理解感悟读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时,围绕课文最后周瑜说的那句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就读出了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说要读出赞叹和佩服,因为周瑜真心佩服诸葛亮的才干;有的说要读出无奈,因为周瑜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只能自叹不如;还有学生说周瑜这个时候并不是真心佩服诸葛亮,所以才有后来的“诸葛亮三气周瑜”,这句要读出不服气的语气……笔者让学生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去朗读,再配以动作表演,使学生获得鼓舞,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新性思维,使课堂教学知情相融。
  二、说中张扬个性阅读的探索性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探索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以唤回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这样,学生的答案成了完全的“拷贝”,学生的想象力被扼杀了。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探索、质疑、批判。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
  1.对课文内容的多元解读
  在教学中,虽然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也不一样。由于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尽相同,阅读后获取的结论也各有差异。对相同的文本,对文本中的同一个内容,学生有多元的理解,这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对文本内容的质疑解读
  一般地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内容既有赞同地吸纳,又含有批判地否定,这就是存在于阅读过程中的批判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极其主动的阅读心态,通过对读物的批判和评论,不仅可以更深地理解阅读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辨别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批判、去否定,从小培养学生不盲从、不唯书、敢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写中呈现个性表达的独特性
  阅读积淀越厚实,对阅读内容研究得越深,就越有可能通过随机的碰撞出现“读写优化组合”,并让创新的观念闪闪发光,独特、自由地表达能放飞学生的心灵。他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就自然地带来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从而突破了文体僵化的藩篱,形成有个性的写作,体现了生命个性的风采,创造出独具个性色彩的作品。
  1.贴近阅读,真实表达
  有了一定的个性化阅读作铺垫,还需要关注学生表达时是否说真话,表真情。这种阅读不以对原作的认同为目标,而是带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寻找并修正前人在认识上的偏颇。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改造原文的过程,而且也是阅读主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读了一篇篇课文,不断摈弃旧的,吸收新的,每个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陶冶与扬弃中,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自觉地变换思维模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不拘形式,自由表达
  设计有利于个性发挥、张扬的多种读写训练方法,不断强化、巩固学生个性表达的形成。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幼稚天真、缺乏应有经验积累的学生,他们表达不好是正常的,教师要以平常心、爱心去面对学生充满个性的表达与习作。对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要给予肯定、鼓励,哪怕是过激的、偏颇的,也要在注意保护积极性的前提下,施以善意的、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待他们改进后,同样加以肯定和鼓励,为他们营造一种“不拘形式、自由表达”的氛围。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化朗读文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个性阅读,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课堂上平等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主阵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