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政党;政党制度;政治发展;比较政党制度
在比较政党制度的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有梁琴、钟德涛主编的《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版和周淑真主编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版,这是国内关于《中外政党制度比较》这门课的专用教材,这门课的教学要求是通过概括介绍这门课的设置,研究现状和学术前沿,掌握政党制度比较的价值、特点和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 《比较政党制度》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由于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对不同的政党制度有先入为主的判断,这样带着这种判断,就会得出某一政党制度好,或者在课堂上有意无意的带有这种感情倾向,讲课的材料也多会证明这种观点。这样在讲授政党制度的理论概念和搜集相关的内容会带有主观随意性,这种倾向会对学生产生引导,使学生跟随老师的主观感觉,不自觉就剥夺了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被老师先入为主的感觉代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客观的描述各国的政党制度,决不能硬要事实迁就观点,而是让观点以事实为依据。
(二) 把各国的政党制度按不同的政党制度类型分门别类,分别分成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再细分法西斯国家一党制,民族主义国家一党制;议会制两党制、总统制两党制等等,或者分别介绍一下当前的几种政党分类,例如民族主义政党、宗教型政党和绿党等等,这种做法目前在政党制度比较的研究领域还是比较常见的。
(三) 分别比较不同国家政党与代议机构、政府、国家人事、司法、军队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各国在野党对政府的影响和作用。通过了解政党在议会中的地位及其确定方式、议会党团如何活动,执政党地位的确定和组阁方式以及政党与不同利益集团、军队和人事制度的的影响,来区分和比较不同国家的政党制度。
这种比较和教学,在事实上无论是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来说,还是对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来说,都少有积极的意义。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继续下去,或许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有失偏颇的政党观念和民主观点,不利于形成作为一个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或者是将来的行政人员所必须具有的理性、现代性和包容性。最终不但不利于我国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不利于优秀的具有良好政治判断力的公务员以及内心具有宽容性和学术上有包容性的的学者和官员的形成,必将把我国政党政治带入歧途,动摇我们走自己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目标和决心。
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这种倾向,无论老师如何努力,只是对某种意识形态好与坏的加强和暗示,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对那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努力,都很难促进有效的政治性决策的产生,也难以维系政党制度的稳健和理性发展。因为这种教学太过主观,大多受当前的某些现象的影响,并且在教学之前,比较结果已经先验的得出,所以整个课程的讲授只是为了证明和得出结果,所以课程学习下去不但不能解决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更加深信当前西方国家采取的政党政治是解决我们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
在教学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这种倾向,原因是老师只满足于基本理论的讲述,希望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政党制度的基本概念,学生只能学习到政党政治的现象层面,最起码在课堂上无法希望深入本质内的知识。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地三个问题,这种比较会使政党制度研究范围缩小,实际上把政党制度比较教条化和片面化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 需要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找到比较政党制度的切入点。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对课程设置框架和限制条件,如果我们只满足最基本概念的了解和讲读,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毫无意义,因为连当前已经形成与书面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一致的说法。政党制度的比较研究也并不是为了比较那个政党制度更好一点那个政党制度处于劣势。关键在于找到政党制度比较的切入点。
其次,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和发言,政治不是一刀切,政治课不能灌输,只有大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才能。我们要特别注意政治人物的培养,因为他们将来掌握着我们社会的走向,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课堂上的满堂灌无助于学生将来的价值判断力、公平、自由、正直、开放的性格的形成,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好好体会。被动消极的讲课方法影响极坏,这种消极懒惰的方式,让学生以更加消极懒惰的方式接受,必然产生了消极懒惰的思维习惯,思维的懒惰和愚昧的人就根本无法理清楚社会经济结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民意选举制度和政党倾向、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国际和地缘关系等等这些政党和政治制度处于其中的环境体系,不能分析不同政治要素因子与不同政治生态整体的关系,研究外部环境影响与政党政治、政党制度的关系。
第三,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已有的政治理论作辩证的分析,并掌握这一能力。那些政治理论具有实践价值,那些理论可能在短时间内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使学生认识到听起来非常最公平和民主的理论,往往做起来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领导人玻利瓦尔,早在19世纪的早期,就有了比现在的民主国家英国和美国更激进的民主追求,他要让不分种族和阶级的所有人都平等自由的享有权利,不管是奴隶、黑人、印第安人、混血族裔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权利,可惜的这样的理想在西方力强都在纷纷争夺亚非殖民时期,根本不无法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就像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让国君正名、实施仁政,不断地寻求,都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道路一样。作为一个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有这样的价值判断力,不能只看政治理论是否代表了民主平等,而要看实施起来有无可执行性。
第四,对于在比较中,触及我国政治体制中一些不足和问题,要勇于承认,少作掩饰或辩护,多作些理性的分析。改革创新的力量才有说服力,才不可抗拒。我们只有认清事实、客观面对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勇敢地承担社会改革与发展当中的压力和责任,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才能算作真正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参考文献
[1] 梁琴、钟德涛主编: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商务印书馆,2000版
[2] 周淑真主编: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版,
[3] 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研究[M],中共中央出版社 1996 年.
[4] 李景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5] 王长江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6] 王业立:比较政党制度[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1 年.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