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思维生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0362 日期:2024-03-09 来源: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 模式 思维生成
  【论文摘 要】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自主探究,引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提升课堂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进行优化“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促进思维生成展开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合作学习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为了进一步的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而展开的,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在许多学校当中开始盛行,90年代初,我国逐渐开始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
  一、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导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齐心协力。合作学习的模式有效的提升了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其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再次,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当代农村中学生对于数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烦情绪,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另外一个方面还在于农村数学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对数学问题感到很抽象。
  二、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优化“合作学习”模式
  (一)掌握合作技能,让学生学会合作
  这里所说的合作技能指的是我们在完成合作学习课堂构建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掌握了合作技能才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达到利用合作学习来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数学学习小组,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我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其次,鼓励组内学生们相互欣赏。合作学习是否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顺利开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组内成员是否彼此认可,彼此欣赏,彼此支持。
  (二)小组合作完成数学课后探究活动
  合作学习的意愿需要每一个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发现,并且巩固而形成的。首先可以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形式的探究活动。新课程改革后,几乎每一个学习单元后面都有一个数学探究活动,而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坚决显示上火的问题。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课后探究活动,一方面有效的培养了同学们彼此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另外一个方面又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营造良好的合作情境,让学生享受合作的过程
  学生合作品质的形需要建立在参与活动的基础上面,与此同时通过参与合作活动产生的身心愉悦感能够让学生更加乐意融入到这种学习方式中,相反的如果学生感受不到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体验不出和合作伙伴交流互动后产生的愉悦感,那么教师再怎样进行说教都是无济于事的。
  (四)加强监控,适当的介入
  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的监控与投入,并且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都充当着十分重要的监控介入角色。具体的教师应该要采取以下几种手段,第一默默的观察和记录下学生是如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其次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可以要求学生暂停活动,并身体力行的作出示范。第三要善于表扬那些能够充分的利用课堂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生。最后当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运用到相关的学习技能的时候应该要及时介入,建议学生运用一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等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开展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愿
  尊重学生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只有经过了共同制定的规则,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和赞同。教师首先应该要自觉的遵守,维护共同制定的学习规则,这本身就是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另外一个方面这些规则也不是一沉不变的,需要在课堂出现冲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及时的完善,与此同时还要适时的在课堂当中建立新的规则,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的召开会议于学生进行协商,最大限度的应得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感。
  (二)引导学生积极地相互合作
  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就是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要让学生发现合作对于任务完成的重要性,要让他们指导只有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才能够有效的完成小组内的任务。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的方式,让小组内的成员齐心协力的完成任务。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奖赏机制,平均分配材料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作意识,相互依靠的心理。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形式,有效的激发彼此的学习热情,互相勉励,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三)强调个人责任制
  很多人会形成这样的误区,认为合作就是集体的事情,不需要个人承担责任。然而新时代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模式不是不要个人的责任,实际上集体合作所达到的最终成果是需要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贡献和任务完成情况而决定的,所以要不断的加强每个小组成员内的个人责任意识。教师应该要精诚的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且把这个评价结果在小组内进行公开,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另外一个方面可以鼓励每个小组成员更加高效有质量的完成个人任务。
  (四)关注弱势群体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一方面要努力的保护和维护好那些思想活跃并且踊跃的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继续的保持,从而带动其他成员,形成一种良好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另外一个方面又要关系和照顾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差,不善于沟通的若是学生,鼓励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给予他们关注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形成一个有好的,共同发展的健康氛围。
  四、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如何优化“合作学习”的模式展开探讨,最后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在构建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了分析。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2] 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M].
  [3] 王祖浩.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