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结合、依据、根据
联系,即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一般设问形式是“联系(结合)……,分析(说明)……”。结合(联系)的对象,实际是作为分析(说明)问题的背景、依据而存在的。因而,重点在分析说明的事物而不是结合(联系)的对象。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依据”、“根据”、“据”等,题意并未发生变化。例如:联系东欧和前苏联的改革谈谈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应汲取哪些教训?
(2)说明、表明
“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表明了什么?”。这里的表明就是说明,说明也就是表明。而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说明”还含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3)体现、反映 、表现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面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出来(不是直接能够得出结论的)。“表现”则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表现”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因此它有若干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1947年,杜鲁门发表咨文,提出杜鲁门主义,“冷战”全面开始。②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③1949年,美国联合加拿大、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4)指出、举出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例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中 (史实或结论)。
(5)评价、评论 、评述
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中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要求面面具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侧重于叙述,而评论则侧重于结论。
(6)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以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总和(一些次要的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因”则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
(7)主要、简要
“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关键在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
(8)背景、原因、条件、目的
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革命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试分析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9)作用、影响、意义、地位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地位”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置。就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如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地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0)性质、实质、本质
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实质是事物、问题的实在内容,是被表面现象掩盖着的本质。二者都有本质的意思。
就问题来看,实质就是性质,性质就是实质,完全可以替代。但深究起来,两者在本意上、使用范围上又略有区别。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实质着重于去虚,定位于实际如何;本质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如: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持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这是指其性质;1861年改革,表面看是对农奴的解放,实际上是沙皇政府和农奴主勾结起来对农奴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敲诈和掠夺,这是指其实质。又如: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指性质。实质是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前者就是问本质属性是什么,后者就是问实际怎么样。可见分析历史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弄清事物的内涵与外延。有时候历史事物的性质和实质是一致的,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军事集团,无论性质还是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
(11) 经验、教训、失败原因
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教训是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认识。经验是实践范畴的东西,教训是认识范畴的东西。经验是指成功的东西,它有推广的价值;教训则是指失败的东西,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供后来人借鉴,使后来的人少走弯路。 失败原因和教训基本相同。
(12)效果、结果、后果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结果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后果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是贬义词。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
(13)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潜在的、深层次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主要原因”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两者的区别在于“根本原因”在语言表达较为抽象,分析时一般可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历史事件或政权的性质(或阶级本质)等方面入手;“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具体,分析时一般从具体史实入手,通过对多种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认真比较得出正确结论。应当指出的是有些“最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其区别在于,“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从原因的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
(14)“主要目的”与“根本目的”
“主要目的”则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
(15)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4)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
(16)特点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大特点是:A.外资大量涌入B.民族工业崛起C.政府名存实亡D.原料大量出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侵华也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因而外资的大量涌入,也就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大市场特点。故A项正确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历史中的常用词语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