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情境中经历、体验和感悟,从而使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无疑成为此次课改的核心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教学活动进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出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
(1)对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既然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
(2)对于学习者,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3)关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提倡以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初步形成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1)模式的目标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强化创新意识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凸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走向知识和能力双重素质的全面发展。
(2)模式的操作程序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创新提高。
①创设问题情境,这是探究的准备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接受情感熏陶,促使学生发现要研究的问题,或者由老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是探究的具体实施阶段。问题确定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独立处理情境提供的材料信息,去寻求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学生就要自主探究多方寻求解决的方案或办法。
自主探究的过程既包括个人探究也包括合作探究。有些问题通过个人探究能够解决,有些问题则需要相互协作才能解决。所以在教学中把每班分成十个小组,每组4——5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地相互配合,有效地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经过小组加工,由小组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合作探究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而且能建立多项的信息交流网,信息共享,智力互补。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创造性的提出新的观点,并用新的观念将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新知识。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即获得新知,有增长能力。
③交流反馈,创新提高。这是探究的完成阶段。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如果实践的结果证明了学生认识的真理性,获得的反馈信息会鼓励学生在新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如果验证的结果说明学生的飞跃性认识是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反馈信息将起到修正、补充认识成果或继发寻求新的途径与方法的作用;如果在研讨中产生新的问题,应该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探究。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下面以高中上册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为例来说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借助多媒体教学,首先播放一段《宇宙与人》的录像,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绚丽多姿浩瀚无垠的宇宙所吸引。宇宙星光灿烂,在各种各样的旋转的天体中一颗蓝色的星球由远而近充满了视线。学生们不仅喊出:地球,我们的地球。当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上来时,老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录像,你对我们所处的宇宙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宇宙中地球处于什么位置?
生: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星体。如:星云、彗星、恒星、行星等
生:宇宙中的星体都在不断运动。
生:地球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动。
同学们的回答各种各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学生自己总结出: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宇宙中物质的组成形式叫做天体。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自己完成了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同时也明确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教师进一步引导:通过录像和你自己的经验,你认为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天体?
同学们的回答多样而又生动。结合八大行星的资料得出:宏观上看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微观上看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就在于存在生命。最后得出要探究的问题 :为什么说地球是普通的行星,从那些方面解释?八大行星中为什么只有地球存在生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使之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营造—个平等、和谐、友好、真实的学习氛围,提供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
此外,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问题的把握。—旦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落脚到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选出探究的主题。
2、自主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明确了要探究的主题之后,下一步就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来论证主题:为什么说地球是普通的行星,从哪些方面解释?八大行星中为什么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学生依据教材数字图表及文字动手收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班分为十组,每组有4—5人围桌而坐)进行讨论,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实现有效学习。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以及原有经验的不同,在共同探讨中势必存在着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在经过一次次的辩论和对话后,最终达成共识。
教师进一步引导:①地球存在适宜的温度,除了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②地球大气层还有什么作用?③地球存在生命你认为还有那些条件?
3、交流反馈,创新提高
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在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的同时,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问题进一步拓展延伸。如:除地球外其他星球有无生命,是否也有高智慧生命存在?如果有,我们要到何处寻找?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书刊、杂志等完成并写成小论文。
在探究式过程中,教师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效果
首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学习成果),并据此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进而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必然会促进其对知识深层的理解。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强调“探索”、“发现”地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发散思维过渡到集中思维,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学本质精神,使这种创造性的本质得到培养。
第三,使学生获得对地理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表示肯定,对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解题策略和手段、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同时指出了努力方向,这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问题应具有探究性、灵活性、新颖性。
2、创设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
3、教师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氛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千变万化的过程。以内容定方法,以学生定方法,以过程情境变化,随时调整方法。无论怎样的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问题探究式教学为地理教学开创了—片绿洲,让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学校、走向生活、走向阳光和大自然。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真正有了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真正有了一种“亲自”实践的精神,真正有了一片“亲自”飞翔的天空。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问题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