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新课程和教学中不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化主动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对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反应能力和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敏捷快速地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还要求教师能够灵活果断地采取适当的措施与策略,以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必须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
正文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新课程和教学中不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化主动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他们越来越多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料突发情况越来越多。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反应能力和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敏捷快速地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还要求教师能够灵活果断地采取适当的措施与策略,以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必须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中新的、特别是突发的情境,迅速地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学机智主要表现为幽默形象的表达能力、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高超的解惑能力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恰到好处地解决课堂上学生的突发事件,不仅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智慧中体验到了教师的至诚关爱,同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和做事。
教学机智处理课堂教学问题本身。教师在教学中,由于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教师认真备课,考虑再三,但仍然不可避免有时学生会突然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或是寻根究底的,或是节外生枝的,或是刁钻古怪的,等等。对这些问题,如果不予理睬,严加指责或讽刺挖苦,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处理不好,也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讲微生物代谢异常旺盛的原因时,我先以相对表面积的定义通过球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化简可知取决于球的半径,可是学生理解起来太难,并开始开小差,对于数学成绩稍差的同学更是难以理解。我急中生智,拿起讲台上四个相同大小的粉笔盒,比较当把盒子排为一个长方体时每个盒子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和各自为一个盒子是与外界接触的面积。这样显而易见,又记忆深刻。
处理这类事件,教师要做到:一要不惊慌失措,尽快寻找最恰当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引向疑难问题的“结局”;二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胡乱回答欺骗学生;三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肯定其勇于提问的精神,培养其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要兑现许诺,如果课上没有办法解决的某个问题,那课后就一定要认真准时兑现解决。
教学机智处理课堂教学失误。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思想活跃、各具个性的成长中的学生,许多新的、难以事先估计的问题仍会常常发生,教师难免也会出现一些失误。面对这些课堂 “险情”,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去灵活、巧妙地处理和解决,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如果教师不能机智地处理这些“险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质量,甚至还会造成僵局,导致教学工作的挫折和失败。
在讲“条件反射”时,“望梅止渴” 一直都是经典事例。
可是当我说到梅子时,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分泌唾液后的吞咽动作,看来以“梅”作为语言文字信号来加以刺激,对四川地区的众多学生只能是一种无关信号。我灵机一动换成学生都吃过的桔子,说道:“当你看到有人拿桔子让你吃时,口腔中有什么感觉?”此话刚说出,不少学生不由自主地作出了吞咽口水的动作。实例选得对,条件反射的原理自然就悟出来了──“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的”。刚才第一个例子正是说明没有吃过梅子的人,望见梅子是不会产生流口水的条件反射的,而吃过桔子的人,知其酸,听到“红果”才会出现不由自主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一反一正的教学过程,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处理自身的教学失误,教师首先要沉着冷静,稳定情绪,然后思考对策,选择最合理的方法解决。其次,教师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胡乱欺骗学生,要敢于大胆地承认错误,及时纠正。第三,对当堂失误的问题没有把握解决时,要如实告诉学生课后解决。第四,教师要学会自我监控和从学生身上及时反馈,发现失误,及时纠正,避免小错变大错,出现一错到底,不可收拾的局面。第五,要善于动脑筋,机智巧妙地处理问题,把出现的失误变成督促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机智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例如学生吵闹、打逗、看课外读物、不注意听讲、自卑、羞怯、不愉快等。它们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果断处理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力争把每一种问题行为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教师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找原因,摆道理,用机智,采取榜样示范,说服教育,动之以情的方法去处理。同时要坚持时间和效益统一的原则,一要机智灵活不动声色地处理问题,尽可能不影响其他同学,避免全班同学都卷入问题行为的旋涡;二要运用教学机智,把问题行为转变成有助于凝聚学生注意力,起到教育大多数学生,取得化险为夷的收获。
教师可利用语言、声调的变化,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处理各种课堂问题行为。例如,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加重语气和提高声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动作、表情、眼神等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它们,教师及时发出表示满意或不满意,鼓励或制止等信息,有效地开展课堂管理。例如,教师做一个巧妙的手势,或流露出不满的神色,可及时终止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对待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最好办法是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常见的预防技巧有:1、教师要善于安排课堂活动,力争让全班同学都有事可做。2、利用学生座位的分配和调整,有效地控制和杜绝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3、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讨论发言,板书演练等形式,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每个同学“表现自我”的机会。4、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全面准确地观察课堂上所有学生的活动,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避免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5、加强师生交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气氛。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教师通过对教学现场中教学活动本身的速度、节奏、段落衔接等不断调控,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为教学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为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课堂教学节奏指课堂教学的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和激情度等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通过这些可比成分的有规律的交替和变化,教育者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注意力。
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教学艺术的境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混乱失调的教学节奏则容易导致学生不满,并可能引发课堂问题行为。为此,教师应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规律,并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教学的整体节奏,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机智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