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探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8446 日期:2024-02-22 来源:论文网
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实现课内外的沟通,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一个能够全方位,高实效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开放的教学体系,以激励学生主体的探索的兴趣和精神。围绕这一目标,我不断地寻求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为学生主体性发挥创造条件、提供契机、拓展空间,让自主学习得到充分体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欲望。我的做法主要是坚持以下四个结合:
  一、坚持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积累语言,但学生往往对课外阅读兴趣不高,主要原因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需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喜欢读的书,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内容,可让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就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就推荐他们看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为了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读书还要同读书竞赛等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
  二、坚持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社会实践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要清高意和社会生活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为广阔的周围世界,以吸收社会各种信息、拓展想像和思维的空间。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我们应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健康的个性、发展健全的人格。
  三、坚持语文教学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队活动是小学生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班队活动,参与班队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语言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实践和提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如:进行班委选举,引导他们写自荐书,进行竞职演讲;为学校编写维护纪律、文明、卫生等方面的警示语;评论班级生活或交流生活中的见闻;设计班队活动,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过程,都要体现班队会的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一个个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像,一份份活动方案新颖别致,让人看了拍案叫绝!设计人物角色,如:教师形象设计、少先队员形象设计……另外,我们还让学生设计美化城市、设计黑板报、办小报……
  总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