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对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8334 日期:2024-02-21 来源:论文网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尊自立的人格、高尚的情感、健康的情趣、感受人性美、人情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表达了对初中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健康人格 自尊自立 情感
  现在的中学生不如以前好教,这是老师们的都一致认同的,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个人为中心,没有别人,不能自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健康的人格。我在上《谈骨气》这一节课的时候,让我对这话更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拓展环节中,我给出了这样两个材料:
  (1)乐羊子妻捐金于野。
  (2)孙天帅罢跪韩国老板。
  讨论中,多数学生赞扬孙天帅有骨气,对一些人不惜牺牲人格尊严拜倒在金钱、权力面前的社会现象进行抨击。但也有一些学生反映出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下跪的人并不是向谁下跪,只是向金钱低头罢了。
  ——一个人暂时忍辱可以保障一家的温饱,又有什么呢?
  ——难道要用死来发扬民族自尊吗?
  ——捐金于野乐羊子妻何必呢?
  这不能不让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感忧虑,我在思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传统的民族气节,该如何发扬光大?荣辱意识和人格意识在一些青少年中趋于淡薄,教育工作者怎敢漠视?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要而又紧迫。美国语文教学目标是这样的:帮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为什么成为这种人,为什么要做他们所做的,以使他们无论对自己或是对别人一切行动都能更明智,更周到,更有同情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学语文不是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学就是教文育人。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可行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起这份责任。
  一、在语文教学中感受人性美、人情美
  作家孙犁的笔似乎是那么漫不经意,几位青年妇女,她们是那样的平凡,她们编席子、煮饭、缝衣服、做鞋子……她们恋着自己的家,爱着自己的丈夫,丈夫参军才走两天,“藕断丝连”,就惦念得不行。但是,她们识大体,明大义——尽管她们说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她们懂得“不拖尾巴”。
民族解放的使命感就是这样自然地统一在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上,而崇高的民族气节则是水乳交融于她们对丈夫的忠贞的爱情之中。保尔和冬妮亚,尽管出身、生活经历有许多差异,但他们彼此尊重、爱慕、信任,他们的感情发于内心,没有任何功利,纯洁的少年情怀,两情相悦所萌生的纯洁的情感是美好的,也是高尚的。处于青春萌动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认识了人性美。一个人有了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目光,才能进取奋进,我讲《离骚》,教育学生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学习《少年中国说》,使学生懂得民族责任感,与祖国血肉共存,坚持正义,承担责任。语文课堂上,教师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回归沸腾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在内的多维的综合课程目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健康的情趣
  在宁静中带领学生打开同样宁静的《昆虫记》,法布尔一次次把学生引向昆虫世界,在昆虫世界里学生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闻清塘荷香,品清塘荷韵,愉悦心性,陶冶思想。“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这是季老“对自然植物的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在季老带领下,学生同荷花一起在冰下做那春天的梦——只要努力,生命总会蓬勃向上。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尊自立的人格
  生活中总会有挫折、有不顺,要学会在逆境中不消极,不颓废。一个不幸的人——贝多芬,贫穷、伤残、孤独,这个用痛苦造就的人,世界不给地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
  《老人与海》中,我带领学生结识硬汉海明威——和命运搏斗绝不轻易低头。老人由于他特殊的和环境,他深沉地爱着大大海,也爱这种习以为常的捕鱼生活,更爱他那简朴的家,还有那种陪伴他一生的那张床,也正是因为对生活有这种挚爱,所以他才会和鲨鱼做拼死的斗争。哪怕只有赤手空拳,面对挑战也决不放弃。老人遇到了比不幸和死亡更严峻的问题——失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他享受了与鲨鱼搏斗的快乐,是一个失败的胜利者。
  《名人传》为我们提供了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使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命运,遭受磨难的不止是我们,还有许多杰出的灵魂与我们同在,与学生们一起感觉那份同等的苦与痛。作为一个时代的人,也要形成自己坚强的信仰,有了信仰,就要产生抵抗能力,并勇于承担痛苦与失败,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在坎坷的生少保证自己的坚贞与纯洁,风雨过后是丰硕的果实。
  总之,时代和职业都赋予了教师以使命:培养出精神丰富、道德纯洁、体魄健全的人,而语文教师更应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利用好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形成健康的人格。
[

参考文献

]
[1] 郑冬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0)
[2] 李风霞.语文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J] .语文学刊2008(18)
[3] 王荣欣.初中语文教学中延伸阅读的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