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学科语言,优化生物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6511 日期:2024-02-06 来源:论文网
摘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基本理念,而规范生物学科语言正是生物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个最直观的体现。然而笔者发现如今的生物教学中存在很多语言表达不规范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平时不注重、不规范使用的结果。为此整理出一点平时规范使用生物语言的做法,以此来优化生物教学。
关键词:生物学科语言 规范化 生物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反映着学生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基本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核心任务。(1)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用书本语言精确的表达则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升的最直观的见证。
然而从笔者接触的接受新课程授课的学生中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性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是最大的欠缺。分析其中原因,最主要是平时运用学科语言不规范所致。具体表现,整理如下:
一.断章取义,造成词不达意。生物学科很多基础知识是需要记忆,需要我们对多而琐碎的基础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用以方便记忆。可往往这里很容易暴露出弊端,没真正吃透知识,特别是概念性的知识,断章取义,造成对知识的错误理解。
例如,介绍Rr是一对等位基因,Rr型细胞,可代表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这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可很多同学在后来的表达中会出现“Rr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错误。又如密码子,是由位于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碱基构成的。除终止密码子外,其余的都能编码氨基酸,编码的氨基酸由相应的tRNA转运进入核糖体,用于合成蛋白质。而学生在用这遗传信息表达的知识时,对表达这一概念性过程没有充分理解,出现很多知识性错误。典型的有①一个氨基酸由三个密码子编码;②密码子用于合成氨基酸;③密码子属于氨基酸;④密码子对应去合成氨基酸,等等。显然,这样的表达与真正的不懂结果是一致的。这些都是平时不重视,不注重表达的细节,对表达能力训练不严肃造成的。
二.舍本逐末,引发本意偏移。生物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不能本末倒置,因果要明晰,重心把握到位。如果本质没抓住,学生自己理解的内容很容易偏离本意。
如二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而学生在理解时,没在意其中的表述,想当然地进行重新编辑,理解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单倍体生物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果颠倒,出现知识偏差。单倍体的定义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生物。关键词在“本物种配子”上。只要是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都是单倍体,而配子中可能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有多个染色体组。不可以用染色体组的数量直接来判定一个生物属于几倍体。
又如,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究竟能不能遗传的问题,很多同学看到“无子”二字,不假思索,直接从结果上判定为都不能遗传。其实要找寻根本。新出现的性状能不能遗传关键在于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有没有改变过。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因此能遗传;而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形成只是因生长素滴加,加快子房发育成果实,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因此是不能遗传的。
三.答非所问,难现一语中的。高中生物学科编辑的内容不像大学教材那样详细,但是涉及到的领域相对还是比较广的,因此对高中生来说,分清每块内容的知识,不张冠李戴,也是一大挑战。可就学生平时的做题来看,特别是实验题中的文字表述题,如填写实验原理,往往写了一大推,需要老师去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准确内容。或者干脆不按题意来,把跟题目有关的书本知识都搬进去。洋洋洒洒一篇小文章,可是没几句话是题目所需要的。例如证明血浆中也含有缓冲物质的实验。在写结论时,学生没有一语中的地说“血浆中也含有缓冲物质”,而是以缓冲物质的作用,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意义代替。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无一不嘶喊着学生在使用生物学语言时,只是徒具表象,而不能准确规范使用。对照这几年浙江省的高考考试说明,考试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㈠理解与表达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⒈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⒉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2)
强调准确性,前提就需要规范性。那么,如何在平时教学中规范生物学科语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同时努力。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材知识学习的先行者。所以我们生物老师应成为规范使用生物学科语言的榜样,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最直接的学习对象是老师的语言。作为教授生物的专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自己使用规范的生物学科语言。特别是在备课备教材的环节,需要特别细致,对于一些阐述现象、运用概念、引用材料和逻辑表达上需要认真推敲。要刻苦钻研课标和教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堂语言务必清楚、准确,要字斟句酌。另外,在涉及图表,生物学上专用符号时,更要注意它的正确性与科学性(3)。生物学教师必须注意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语言素养,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强化并提高自己规范使用生物学科语言的能力。
二.生物教学语言的规范性,科学化,还体现在教师要用生物学的名词术语进行教学,不要滥用习惯用语、口头禅,以免破坏了科学的真实性。
三.教师需要课外充电,达到精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效果。尽量避免课堂中出现占用大量时间的无效教学语言。课堂上教师应“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如果课堂语言机械重复,只能降低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增加阅读量,个人觉得,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概括性优美语句多数出自语文学科。当然,学生亦是如此,书读的多了,文学修养提升了,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和提高,对生物学科语言规范使用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真正被检测生物学科语言规范使用的是学生。所以学生在教师传授规范的学科语言的同时,可以通过作业和平时测试、练习培养,训练和提高规范使用生物学科语言的能力。另外,平时应多抓住用生物学科语言说话的机会,多暴露,多纠正,从而不断达到生物学科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可见,规范生物学科语言,对中学生物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让教学主导——教师和教学主体——学生自身的素质直接达到双赢,而且让教学活动更加顺畅,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呈现奠定语言基础。不过这学科语言的规范化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时刻注意,持之以恒,才会有持久的效果。

参考文献


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03.2
⒉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⒊林新平.浅谈生物教学语言的规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