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对比感悟精彩教育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6503 日期:2024-02-05 来源:论文网
摘要:文章中的一处处对比使得艄公的形象更加丰满,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魄和胆识,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普通人身上所具备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钻研;感悟
  文本(教科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最主要材料,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语文教学的观念,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主要源泉。文本解读就是要与文本展开对话,对话的方式和途径因人因文而异,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和思想上的共鸣。
  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潜心解读文本,跨越时空,与文本及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力争与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形成思维的共鸣。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于永正)省小语会理事长沈大安也说:“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有出彩的语文课堂。”可见,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根本。
  怎样与文本培养感情?读。一遍二遍,没有感觉;三遍四遍,哦,好像还不错;八遍九遍,嘿!还真是写得好!这时你会发现文字不再是静止的东西了,它背后有声音,有形象,有画面。这时,你会激动起来,甚至会眼前一亮!这时你就有了想赶快备课的感觉,你就有了满腔的热情,你就会把头脑中鲜活的东西放到纸上去,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这份深度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和相关性阅读。细读,要靠教师细腻敏感的心,与文中的字词句交朋友,慢慢品味,细细体会,浸润其中;细读,要靠教师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捕捉,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并捕捉到最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文章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实领会编者的意图。而教师是美丽风景的先行者,教师自己得走进文本,触摸语言,徜徉于语言文字中,为文中的人、情、物、理、所感动,让自己的心灵与文中的事物相融相通。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才能在课堂上踏踏实实地把各项训练落到实处。
  纵观《黄河的主人》教学,它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这样的美誉来颂扬他。课文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使文章的表现力更加饱满充沛。
  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作者这样精心安排就是为了和又轻又小的羊皮筏子形成对比。羊皮筏子越是轻、小,就越能让读者感受到它在黄河上漂流的危险,也更彰显出艄公的勇敢无畏、沉着镇定。
  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让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精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此情此景,已经让作者唏嘘不已,提心吊胆了,而艄公却依然沉着冷静。作者拿自己的感受和艄公的表现进行对比,突显了艄公过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机敏。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无忧无虑,显然,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乘坐羊皮筏子了,他们充分信任艄公能够面对险情,因此神色淡定从容。而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乘客“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这“初次”和“多次”乘坐截然不同的表现,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胆战心惊、惴惴不安,还是不忧不惧、怡然自得,都是乘客的真实表现,都从不同的侧面衬托出了艄公久经考验的心理素质、高超娴熟的经验技巧、处变不惊的精神力量。
  这,就是()的黄河(自然)!这,就是()的羊皮筏子(对自然的征服)!这,就是()的艄公(征服自然的人)!“黄河孕育了黄河的主人”,文章在对比中又将黄河与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凸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关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总之,文章中的一处处对比使得艄公的形象更加丰满,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魄和胆识,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普通人身上所具备的民族精神。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