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客家体育资源构建学校代写论文娱乐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可行性
1.新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我们确定了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娱乐体育”贯穿教学过程的改革思路。原来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模式,也改变了教学内容单一的局面。这就为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2.利用丰富的客家体育资源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一方面,客家体育资源丰富,不仅具有浓厚的乡土趣味性、典型的体育民俗性和明显的健康、教育、娱乐功能,而且广大少年儿童从小耳濡目染,易于接受。因此,把客家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可以为学校体育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学内容灵活化、个性化,使教材多元化、乡土化。这不仅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弘扬客家民族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使民族体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许多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非常缺乏,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更加贫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导致在校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下降。而客家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器材简单,活动场地要求不高,如跳绳、毽子、陀螺、铁环、高跷、跳皮筋、弹弓等,既可师生自己动手制作,也不需要专门的规范化的教学练习场馆,可因地制宜,利用教学楼前后的山坡空地、走廊通道开展教学。所以,利用客家体育资源,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有现实可行性。
二、娱乐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全面育人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客家体育特点和新的体育课程要求,从健身化、娱乐化、简单化、生活化出发,改造客家体育运动项目,拓展体育教学内容,采用健康、活泼、创新,反映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使学生逐步了解客家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对人们身心发展的影响,明确客家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客家体育运动最基本的运动技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客家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健身娱乐方法,体验客家体育的乐趣,养成自学、自练、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竞争创新的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战胜自我和对手的精神;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3.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编原则
(1)科学性原则。选择、创编娱乐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要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三维健康观和客家体育的特点,以及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循序渐进地选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健康性原则。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以有利于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创新精神为原则,来选择客家体育的内容和方法。
(3)优先性原则。对那些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又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客家传统体育项目要优先选编进教学内容中。如跳绳、花样跳皮筋、跳房子、打沙包、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技术简单、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的项目,应优先组合到教学内容中。
(4)主体性原则。学生不单是教学中的学习者、接受者,更是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在选编时要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依据,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能够激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练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为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
(5)趣味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突出健身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加强体能锻炼,有效地增强体质。如花样跳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挑、跨、碰、压、踢、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趣味横生的基本动作,同时还可组合跳出许多花样来,学生边跳边唱,充满了趣味性。
(6)经济性原则。应尽可能地选择应用那些设施场地要求简单,但又能激发学生兴趣、锻炼效果好的客家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投入少,又能在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
(7)安全性原则。对一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如踩高跷、爬竿、弹弓等,在选编的时候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娱乐体育教学体系的分类
1.教学内容的分类
客家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时代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科学性。我们将其分为六大类:
(1)跑跳类。跑的内容有:跳绳接力跑、双人跳绳接力跑、曲线跳绳接力、跑跳过“移动”绳、二人跳绳接力跑、闯三关、跑8字跳K绳、穿梭跑8字跳K绳、你躲我追;跳方阵接力跑、跳皮筋接力赛跑;踩高跷巡游、踩高跷竞速、踩高跷接力、踩高跷越“障碍”接力、踩高跷角斗;集体定向登山、个人定向登山;跑风车接力跑、跑风车赛跑;推铁环接力跑、推铁环追逐跑。跳的内容有:跳双绳、集体跳长绳、单摇跳绳、双摇跳绳、花样摇跳、双人跳绳、跳长绳拾物、长短绳齐摇跳;跳皮筋追逐赛、皮筋转圈跳、跳四方橡皮筋、连续跳橡皮筋、跳皮筋接力赛;各种跳双筋游戏、单筋一人跳、集体跳皮筋游戏;各种跳房子游戏;夹沙包跳接力赛、夹沙包障碍跳接力。
(2)投射类。内容有打石头仗、打水漂比赛、弹弓射彩球、五发比高低、围歼、弹射进洞、打靶、射准比赛、沙包投准、沙包投跳、掷沙包比赛、掷沙包击人、沙包对抗赛、踢沙包入围、沙包打靶等。
(3)水上类。内容有龙舟竞赛、水中竞速、水中滑行、打水仗、踩水渡江、水底寻宝、看谁划得快、赛艇、水中射手、穿越“隧道”、潜远比赛、仰泳倒游比赛、浮体比赛、划木筏比赛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舞蹈类。内容有舞龙、舞狮、扭秧歌、舞竹篙火龙、九狮拜象等。
(5)武艺角力类。内容有推人出圈、推拉比赛、太极推手、看谁划得圆、打肩、舞花棍、试比劲、赛飞腿、跑得快跳得高、比棍、智斗、抬杠、箍腰跤、拔纵绳、横绳拔河、四角拔河、夺旗、拔圈绳、手指拔河、双手头上拔河、二人拔河、搂腰拔河、挽臂拔河、拉过线来、斗鸡、扳手腕,抵肩角力、抄杠等。
(6)游戏类。内容有:原地踢毽子比赛、踢毽子接力、定点踢毽子接力、双人踢毽子、木老爷、追捕、三角定点踢毽子接力、定位踢毽子、行进间踢毽子赛、面部停毽计数、叫号踢毽、迎面踢毽接力赛、踢毽过网、踢毽子比赛,抽陀螺竞速赛、陀螺渡河、抽陀螺接力,双人荡秋千比赛、荡秋千触铃比赛、滚铁环往返接力赛、滚铁环绕障碍接力赛、滚铁环往返比赛、爬竿竞速赛、骑竹马赛、打牢钱、放孔明灯、骑马打仗、孵蛇蛋、攻城、老鹰捉小鸡,打石子、抓子儿、挑棍儿、翻绳、手腕解脱、吹气球比赛、打手背、六子棋、鸡婆棋、滴肚子、打纸板儿等。
2.教学方法的分类
客家体育教学方法是在继承优良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引进一系列现代科学锻炼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突出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三自”能力培养。我们将其分为三大类:
(1)教授法。包括表演法、评价法、多媒体法、展示法等。
(2)综合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成功体验法、创新法、合作法、循环法、挑战法、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3)学练法。包括游戏法、竞赛法、模拟法、自评法等。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客家体育是中华民族先进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以娱乐健身为主,具有健康、教育、娱乐功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开设客家体育项目,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是可行的,符合目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结构和体系,做到多元化和乡土化,对弘扬客家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议
(1)转变观念。要摆脱竞技体育模式的束缚,认清客家体育的多功能性、民族性、适应性,以及客家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胆改革与尝试,将内容丰富的客家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创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其在学校体育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观摩学习,加强教师间的专业技能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3)加强教材建设。应广泛发动各界专家学者展开讨论,组织编写适合于大、中、小学使用的客家体育项目的指导教材。教材的编写要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教育性、健康性、兴趣性、发展性原则,大力突出客家特色和地域特色,体现出多样化和本土化,内容的构建要有较大的弹性和选择性。
(4)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娱乐体育活动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客家体育活动,将课内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徐亮.对快乐体育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J].教改前沿,2003(2).
[2]李永红.学校体育课中进行娱乐体育教育的可行性探析[J].宿州师专学报,2000(2).
[3]孟峰年,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学校体育的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4]吴玉华,等.客家体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周红萍,等.娱乐化田径教学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利用客家体育资源,构建娱乐体育教学体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