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课成绩的代写论文评定是整个体育教育评价的核心,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选项教学模式下的“教考离合”考核模式,将“教考分离”与“教师随堂考查”有机结合,既有量化评价,也有定性评价,在对大学生体育技、战术和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意识、进取精神、课堂表现、考勤等学生行为的评价也纳入考核内容,从而能全面地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
关键词:体育课;教考离合;考核
体育课考核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反馈调节系统,是整个体育教育评价的核心[1]。本文针对高校体育课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体育课考试模式——“教考离合”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一、高校体育课考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课的考试大都采用任课教师随堂自行考试的方法。从考试形式上看,由于是任课教师自蓟组织考试,考试的随意性太大,监督检查的约束力小,出现考试不公平、教师打人情分等现象。且同一个项目之间不同教师的考试,其标准也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甚至有些教师自己带的班级之间的考试标准都不一致。学生也认为,自己的任课老师考试,心理压力不大,平时参加课外练习的动力不大,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考试的功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从考试内容上看,在所调查的近20所高校中,虽然体育课考评的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内容的复杂性是一致的。绝大部分的学校在素质考试、专项考试、理论考试、平时表现、早操、课外锻炼以及健康标准的测试等方面,体现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当然体育课成绩的评定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但过于繁杂的考核,一方面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过多地占用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一般文化课考试很容易做到统一试题,统一组织,统一答案,统一阅卷,而体育课考试虽然也有可以用皮尺丈量和用秒表测量的客观因素,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教师用经验来判断的主观因素。同时,在选项教学的模式下,大学体育开设的项目丰富多样,如球类、体操、健美操、跆拳道、武术、体育舞蹈、保健操,等等,每个项目又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由于不同项目组的教师在考核中对动作的理解和要求不同,所以,考试要做到内容上的完全统一是不现实的。在我们随机调查的上海5所和南京4所名牌大学以及陕西10所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中,采用教考分离的学校只有2所,其他学校均采用传统的教师随堂考试。
二、高校体育“教考离合”模式的结构
“教考离合”模式是“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的整合,既具有“教考分离”中公开、公平、公正的严肃性,又具有对学生学习态度、平时表现、参与意识、组织能力等学习行为全面考查的综合性,是把“教考分离”与教师随堂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考核模式。(见图1)。
三、高校体育实施“教考离合”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素质教育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体育教学不能要求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要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应当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个体的发展需求,重视每个人素质的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因此,只重视体育技术与技能的考试,不重视全面发展的考核,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核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为应对考试而教学的现象,考什么,就教什么,这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2]因此,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分班的选项教学形式和俱乐部教学形式,成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最具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体育“教考合一”的考核办法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与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体育课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教考离合”模式正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形成的选项教学模式背景下的产物。
四、高校体育实施“教考离合”模式的积极作用
1.“教考分离”的作用
统考具有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和严肃性的特点,它充分体现出了体育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实施教考分离的有效载体。实施统考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从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克服考试随意性的信心。统考,规范了考试制度,统一了考试尺度,改变了原有的考试无监督、随意性太强的状况,纠正了原来课堂上教师想怎么考就怎么考、想考什么就考什么、想什么时间考就什么时间考的随意做法。通过统考,有利于发现和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有利于教师之间展开教学法的研究。
学生犹如一块玉石,教师好比一位艺术家和雕刻家。成功的艺术作品是靠雕刻家的精雕细琢而成的。因此,教师教授体育技术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非常细致、认真和充满教学艺术的过程。统考是教师公开展示自己教学成果的平台,是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对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状况的一次很好的检验。
2.“教考合一”的作用
教师随堂考试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由于课堂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考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学习态度、参与意识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考查。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想让所有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都达到统一的标准是不可能的。因此,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努力,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业余锻炼,不迟到、不早退就可以在学习行为的评定中获取高分;基础好的学生,如果课堂学习不努力,单凭技术好也不可能获取高分。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由任课教师考核,心理压力小,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文杰.探讨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J].体育科学研究,2004(1):53~55.
[2]贺俊业.高校体育课成绩考核“标准化”的探讨与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37~39.
[3]李伯宏,李岳兵.对高校体育术科考核中推行“教考分离”的述评[J].体育研究,2006(5):201~202.
[4]马光明.高校体育课考教分离的效果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6);122~123.
[5]赵建辉.教考分离利与弊[J].中国学校体育,2000(3):17.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