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代写论文生涯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和学生就业意识淡薄的实际,只有切实指导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提高其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为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体育专业;生涯教育;内容;措施
一、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1.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通过对200多所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率非常低(3248%),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到科研设计单位和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1%,考研的比例为1%,到国企的比例是2%,而在国企和三资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工作的比例为1%,到部队寻求发展的为3%,流向机关的为5%,在其他教学单位工作的为5%,13%的毕业生在高等学校任职,待分配的毕业生占学生总数的67%。从上述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很严峻的。
2.就业意识淡薄,就业的盲目性、依赖性大
目前,体育院、系的大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在大学学习期间不能很好地提前设计自己,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毕业来临时才感到就业的压力和力不从心。通过对江苏省九所体育院、系的调查,一、二、三年级有7542%的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完全了解的只占2458%。毕业班的学生情况要好一些。由于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足,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大。在就业形式的选择上,有8745%的毕业生仍希望依靠国家给予安排,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没有忧患意识和就业焦虑感,仍然“高枕无忧”,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等待分配,而一旦临近毕业,面临就业,就显得束手无策,陷入被动。
3.缺乏主动学习和开发自身潜力的精神
体育院、系学生由于生源和专业特点,入学时,有一大批是特招生、退役运动员和学校的体育尖子,他们的文化基础差,底子薄,要跟上学习进度和各项达标,需要比别的专业学生付出得更多。因此,主动学习和开发自身潜力的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如一些选修课未修到位,外语、计算机学起来吃力,与同期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通级率低(体育院、系大学生外语只需通2级),极少有人主动地跨学科、跨专业去选修课程。很显然,除了专业技术水平,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外,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面、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人文素质都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就对将来的择业、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4.缺乏竞争意识
双向选择,自由择业,意味着人才竞争的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育院、系学生对“就业竞争”的概念仍然模糊,仍存在着“打好篮球,一辈子不愁”的唯专业论的想法。在四年大学学习中未能充分发挥他们在竞技场上力争上游的优势,表现为“不想”:对四年后的择业、就业考虑很少,或根本不考虑;“不动”:不积极主动去选修课程,对外语、计算机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通级率低;“不干”:对社会活动、竞选班干部不感兴趣,认为多干花时间,花精力,影响学习。所有这些表现,都是缺乏竞争意识的反映,反映出学生还未能从就业、择业的深层去考虑问题和塑造自己。
二、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和措施
主要内容: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生涯教育可分
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第二阶段为一年级第二学期至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阶段为四年级的两个学期。
1.第一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及措施
(1)第一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新生生涯教育活动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指导新生安排好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生涯教育的内容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为主线。在新生中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指导新生确立大学学习目标和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促进新生尽快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理想,并自觉围绕目标与理想发愤学习,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2.第二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及措施
(1)第二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按上学期确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和途径,接受各种教育和训练,进行生涯接触,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形成适应形势需要的学习方式,向既定目标迈进;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个人短期或长期的生涯目标,并通过现实检验,修正已建立的生涯目标。
(2)第二阶段生涯教育的措施。通过就业指导课、生涯辅导课、各专业课及素质课程的教学以及各种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和训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最基层的社会实践工作,如寒暑假组织参加以挂职锻炼形式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思想品德教育课、实践课帮助学生进行生涯接触;组织观摩校内人才市场;帮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广泛开展职业心理辅导,开展小组训练,模拟“双选”市场和面试考场;学期结束时学生本人对照制订的规划中的具体目标进行自评和修正,学生工作人员、学生导师进行鉴定,对没有完成规划目标的情况,师生要共同分析,并落实补救措施。
3.第三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及措施
(1)第三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帮助毕业生依据个人意愿、学历水平、专业能力及职业机会等,对职业和事业发展做出合理的决定;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供各种职业资讯,协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2)第三阶段生涯教育的措施。邀请校友返校与毕业生交流职业生涯经历与求职经验;及时向学生提供考研信息资料,有计划地帮助考研的学生确定考研方向,进行报考学校和阅读书刊等方面的指导;及时向毕业生宣讲最新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设立体育院、系就业咨询接待日,接待毕业生就有关就业问题的咨询来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求职心理,了解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并将调研情况及时向学生反馈;通过主题班团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签约、违约及应对策略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供需资讯,并积极利用校园网实施网上双选,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快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建议学校建立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每年12月与次年3月前后,举办两次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与毕业生实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为用人单位提供不定期来校招聘毕业生和毕业生自主与用人单位开展“双选”活动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解毅飞.论高等师范体育系大学就业指导策略[J].山东体育科技,2003(3).
[2]张驰.大学生就业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伟春.对21世纪体育院系大学生培养就业意识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