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是服务性行业,代写论文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教学中重视学生说写能力培养,是高职旅游教育突出应用性的具体体现。坚持“以说为主,以写促说”原则,从多方位进行说写训练,是培养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说写能力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说写能力;培养途径
一、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说写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这自然离不开人类主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来表情达意。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应用能力上,除了要重视专业操作技能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与人交往的能力。从旅游职业特点看,语言运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说和写的能力。目前,我国高职旅游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1)说话训练是“导游业务”的任务,与其他课程无关。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因为说话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训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靠某门课程来完成,课程之间应该互相渗透,共同进行。(2)重说话能力训练,轻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观点认为,学生只要会说就行了。可事实表明,导游在不同游客面前讲解,要将庞杂的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既重点突出,又生动形象,这离不了导游词写作。另外在旅游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诸如调研报告、总结、计划之类的写作问题。可见,在高职旅游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中加强说、写能力训练意义重大,这不仅符合高职教育重视应用能力的特点,而且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是值得高职旅游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的尝试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坚持“以说为主,以写促说”原则,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说、写训练,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说写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通过课堂提问环节进行训练
旅游工作离不开口头表达,作为教师要当有心人,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锻炼说话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锻炼说话能力的好机会。一般来讲,学生回答教师课堂提问,只要按问题要求把答案说出即可,至于表述时用语是否简练,内容是否生动,表情是否丰富,吐字是否清晰等,往往不做明确的要求,长此以往,对学生说话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笔者在讲授“旅游文化”时,利用该课程内容丰富、生动性强的特点,对那些小而有挖掘潜力的内容,设问时改变以往课堂回答问题的模式,要求学生站在导游的角度把老师的问题当成游客想知道的问题去看待,用自己学习和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去讲解。例如“什么叫京剧?”按常规的模式应这样回答:“清朝中叶进京的四大徽班唱的‘二黄腔’与唱‘西皮腔’的汉剧(楚调)合流,又吸收了原先京城流行的昆腔、高腔、梆子腔及各地杂曲小调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即中国国粹之一——京剧。”[1]198要求站在导游的角度去向游客讲京剧,学生就不能用上述常规语言陈述答案,必须调动自己积累的相关知识,用生动形象、清晰准确的导游语言来讲述:“治国有方的乾隆皇帝,看着天下太平,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加上平日里自己非常注重养生之道,虽近八十,腰板硬朗,风采依旧,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能有这般高寿!乾隆皇帝心里那个美呀自不必说了,眼下这八十大寿可要普天同庆,好好热闹一番!于是召各地戏班进京献技祝寿。来自安徽安庆地区的四大徽班演唱的‘二黄腔’剧目丰富,曲调优美,在京城受到热烈欢迎。祝寿完毕,戏班留在北京继续演出,和原先在京城流行的昆腔争胜斗艳。后来又有一批楚调唱‘西皮腔’的汉剧入京献技,‘西皮’、‘二黄’两腔在交流竞争中逐渐融合,同时又吸收了昆腔、高腔、梆子腔及各地杂曲小调而形成一个新的剧种,这就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学生发挥想象,对书本内容进行联想、扩展,用这种方式回答问题,妙趣横生,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由于课堂提问不可能占用大量的时间,回答范围过大的问题不宜用来进行说话训练,设问时应考虑选择小而有拓展空间的内容进行,这样既回答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导游讲解的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在“仿真+全真”的情境中进行训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情境性,“由于知识离不开学习得以发生的具体环境,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难以迁移和应用于课堂之外的环境。学校教育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有必要创造与现实生活相似的真实情境”[2]78。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尽力营造与现实生活相似的真实环境,在校园里陆续建立了一批符合旅游专业特色的实训场所,创造了“仿真+全真”的教学情境。
情景模拟导游微格实训中心,利用电视台的蓝屏抠像和情景模拟合成技术,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和旅游景点“亲密接触”,人景合一,情景交融。这一模拟真实环境的仿真训练,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对着“真实景点”完成现场导游的讲解训练,解决了到景点实训多数学生得不到讲解锻炼的难题。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州文化和江南风光的袖珍版本。学院利用现成的校园环境资源,开展了全真性的情境实训教学,开发了“文化湖职院校园导游”课程,设计出三条校园旅游线路,供学生全方位解读旅游客体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和湖州地方文化的丰富内涵,室内模拟与室外训练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由于学生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与现场零距离接触,消除了顾虑,容易引发开口说话的兴趣和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说话能力。这种实训形式一出现就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形式活泼的导游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说话才能的舞台
竞赛不仅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提供了舞台,也为学院检验教学成果提供了机会。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从2000级开始由旅游教研室组织导游大赛,结合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比赛:(1)校企合作,组织导游比赛。定期举办的“导游知识风采大奖赛”,采用学校出面组织、旅游企业赞助冠名的方法,以班级组队的形式抽签参与知识抢答和导游讲解比赛,参与面广,赛场气氛热烈,在全院有很高的知名度。如“2004横店杯导游知识大赛”的决赛,湖州电视台全场录制并播放,既鼓舞了参赛同学的干劲,又激起了其他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2)结合导游证考试,组织导游比赛。每年一次的“现场及沿途导游大赛”,采用导游证现场考试的一般方法,分车上导游与景点导游两部分,用抽签形式决定每个学生所讲的内容与顺序,比赛内容从湖州现场导游考试沿途线路和景点中选择,以着重培养学生现场考试中的导游语言运用能力[3]171。(3)利用校园文化,组织导游比赛。定期举行的“校园导游大赛”,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美丽丰富的校园文化为背景,学生自己设计旅游线路并编写导游词,参加“校园现场导游比赛”,在导游讲解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组合线路、写作导游词的综合业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以写促说,口头与书面完美结合
语言表达能力既体现在口头说话上,也体现在书面写作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进行了以下写作训练:(1)结合旅游应用文课程,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如通过导游词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写导游词时往往有一个共同倾向,就是大段大段地抄袭景点参考导游词,千篇一律,没有亮点。要让学生明白不同游客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导游词的写作决不能千人一面。在大量掌握某一景点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有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和再创作,是导游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教师可分别从欢迎词、欢送词、景点导游词入手,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指导学生的导游词写作。另外,旅游线路最能体现旅行社产品的特色,设计的线路是否吸引人,全靠文字的介绍。在线路设计的训练中,笔者要求学生必须精心设计线路主题名称,主题名称表述要有文采,然后围绕主题安排游览活动内容,语言表述力求准确、简洁、生动、形象,最后用电脑排版设计出美观大方的旅游线路介绍书。至于营销方案、调查报告、计划之类的写作训练,一般让学生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2)寓教于乐,自编自演礼仪小品。“旅游礼仪”课程涉及到日常交往和旅游接待中的众多礼仪,可以利用该课程礼仪内容多且实用的特点,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期末考查可让学生从礼仪中挖掘素材,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创作礼仪剧本,进行综合礼仪情景剧表演,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判小组,分别从剧本创作、编排表演、语言服饰、礼仪使用等方面进行评分。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礼仪规范和要求,又锻炼了写作和说话能力,口头训练与书面写作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5.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说写能力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后,学院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去锻炼职业技能,同时积极与相关单位和企业联系,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条件。经过近一年半的在校学习和训练,大多数学生的说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到了大二下学期,又有许多学生通过了全国导游证考试,学生去旅行社或景区进行专业见习或实习的条件已经成熟,此时教师鼓励并要求他们深入到各旅游企业去锻炼,在带团中不断提高导游讲解能力。具体做法有:(1)在制度上强化技能锻炼的重要性。学院在制订教学方案和计划时,充分考虑高职旅游教育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特点,从2005级学生开始,除了毕业实习外,还把学生平时到企业锻炼累计达到10天以上,作为硬性要求纳入学分来考核,并作为其日后毕业的条件之一。(2)充分利用节假日进行锻炼。节假日是旅游专业学生从事社会锻炼的黄金时节。湖州许多知名景点都是旅游专业的定点合作单位,为此,学院经常分批、分期安排学生去莫干山、南浔古镇、安吉等景区做景点讲解工作。湖州及周边地区的旅行社每个旅游黄金周之前都会到学院选聘学生做兼职导游,在旺季或周末,旅行社更争相在旅游专业随时抽调学生去帮忙。旅行社不仅为实习学生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而且给他们提供跟团上团的机会,并支付给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3]171。(3)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民。旅游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职教支农和“三下乡”活动,他们深入德清、安吉、长兴的旅游景区景点和“农家乐”(农家接待旅游专业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策划营销方案,开展宣传工作,帮助“农家乐”经营户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并为“农家乐”旅游制订活动规划。这些大型的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说写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应用水平。
总之,在旅游专业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坚持“以说为主,以写促说”原则,重视说写能力训练,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文祥.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熊友平,傅昭,钱晔.高职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29).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说写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