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分组 合作 差异 敢说 能说 会说
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单位,运用民主化教学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间的合作互动性,它有别于简单的分组练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模式目前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虽然目前对其概念的表述还不统一,但具有的共识是: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利用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来完成活动内容,以实现小组目标为宗旨
一、创造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两个基本条件
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需要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保证其顺利开展的机制。
首先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点,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另外教师对活动成绩的评价要切实从对个体的评价转向对小组的评价,而且对同一小组的成员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自己的努力与小组集体的成绩和荣誉密切相关,这是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的内在激励机制。
其次要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在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差异是财富,但也会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例如优秀学生的主角地位、部分学生陪衬和依赖等。因此,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自主、自信地参与学习活动,保障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建构合作学习的常规。如:活动前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应进行合理分工,并根据各自特点,轮流承担合作小组的不同角色;讨论时,一人发言,其他成员注意倾听,不随便打乱对方发言,待其发言结束后,再进行讨论或提出意见、做出评价,形成小组意见;各小组汇报展示时,代表的应该是小组的意见和水平;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能干的同学应该让相对较弱的同学先发表意见,先完成学习目标的要帮助他人等。通过建立常规,要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通过参与过程获得体验和发展,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应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首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多方面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文学作品本身带有多重性,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美学等不同角度分析理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一篇文章各人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学中要让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体味,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
其次,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反其道而行之”,让思维向对立面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探索,树立新思想。例如有些成语,强调某一道理意思固定,但也不是无可议之处,像“狐假虎威”是不好的,但狐“假”虎威以对付老虎,保全性命,也难能可贵。
运用“求异”之法,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改变学生只满足于教师讲解和现成结论“求同”的现状,而突破“框框”,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个性。
五、利用“空白”、发挥想象
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往往通过“空白”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空间,造成巨大的艺术魅力。像维纳斯女神雕像那两条断手臂,像中国画画面上留出的大片空白,都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语文教材中许多名家名篇,独具匠心,为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联想、填补,促成“完型”,将会起到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积极作用。
这里仅举几例。如《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壁上的对联,一边还在,是“事理通达心平气和”,而“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教师可告诉学生,长桌上那一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对联宣扬的是理学家自我修养的标准。那么鲁迅先生写一边“已脱落”,卷了放在长桌上,用意何在?
这些作品不论是文字上、情节上还是思想感情上留下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无不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大有裨益。
六、扩大视野,拓宽境界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局限于课堂小天地和书本知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从读写训练上来讲,学生也应尽可能地了解和熟悉生活。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能多看课外书籍,多看校外世界,扩大视野,思维必然活跃得多。从近几年全国高考作文来看,不论是话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无不要求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社会。能了解有关社会生活的学生,其文章写得得体,思路广阔,否则,脱离实际就无从谈起。现在许多教师提倡“开门写作”,组织开展课余活动,让学生沐浴着生活中的七色阳光,无疑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提高语文能力的高明之举。
以上所述,不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教海拾贝”,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目标,在抓创新教育的同时坚持教育创新,就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开发》.(江西省人事厅 1998.6出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颁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多种途径
1、让学生学会倾听
有效的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的见解,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小学生经常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我说我的,你说你的,等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等到反馈的时候,还是说:我觉得……我认为……不能达成小组共识。
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第一,鼓励学生敢说。合作前,教师可以运用导向性语言,如:“对于这项活动内容,老师希望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能够先说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时,老师要及时鼓励一些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发言,用期待的眼神注视他,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予表扬;合作结束后,先问一问:“你们小组还有谁没来得及说?”如有,教师就给他一个机会:“请你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好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学生们都知道了合作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基本都敢说后,教师应适时发挥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清楚的学生的作用。再反馈是让他们带头先说,然后引导大家参与评价和学着说。要让学生知道,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应该声音响亮、语句通顺、吐词清晰,要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见解,敢说别人想不到的话,以提高学生能说的水平。
第三,让学生学会争辩。合作学习时,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聆听同伴发言的基础上,善于协调与同伴之间的分歧,有效地解决各成员间的冲突,使各小组成员在争辩中明理,达成共识,使合作学习能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并从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结论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体育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在处理优差生之间的关系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为了使小组取得好成绩,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他们就会和睦相处、相互帮助,为争取好成绩而共同努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
[2] 《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