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网: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土壤”。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的创新冲动,促进学生的创造活动。
一、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悬念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物理问题,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在学习“大气压强”一节内容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把一个大试管中装上水,将另一只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问学生:“把它们倒过来小试管会怎样?”学生说:“会掉下来。”但实验的结果却正好相反:小试管居然向上运动。这一“悬念”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马上产生了兴奋剂,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都希望揭开其中的奥秘。
二、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式”问题情境即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循序渐进的问题做引子,通过连续提问,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灯L标有“6V3w”,连在电源电压是9V的电路中,则:(1)S闭合,L正常发光时,A、V示数分别是多少?(2)此时R′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是多少?
原题到这儿就好了。但我并未“就此罢休”,而是问:“同学们,我们还能就这个题目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后提出:(1)滑片P向左(右)移, L的亮度如何变化,它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2)滑片P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R′上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它有最大电功率吗?若有,该如何计算?
在此基础上,老师又提示学生:同学们,若我们在原电路图上稍加变换,又能有哪些问题呢?
经此提示,学生思维一下子活了起来,经归纳,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三、创设“发散式”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式”问题情境即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教师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不同角度设置一些多向问题情境来激起疑问,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如在学习了“托里拆利实验”后,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提出“发散式”问题:①管子里为什么要灌满水银?(排出空气以形成真空。)②你认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借助于液体压强测出了大气压强。)③当管子倾斜时、换用粗或细或弯曲的管子时做该实验会怎样?为什么?(高度不变,因液体压强只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④如在管顶开一小孔水银会不会喷出?(不会且要下落。)⑤换用水来做实验会怎样?(需要的管子要10m多,不便操作。)这一系列就近“发散”的问题,不仅使知识上下贯通,对托里拆利实验理解得更透彻,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创设“陷阱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陷阱式”问题情境就是针对学生在知识上普遍存在的误区,设置一些貌似正确实有错误、貌似相似实有区别的“陷阱”问题让学生讨论,在矛盾争议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可提出问题:“有人说‘1N的水产生的浮力决不会超过1N’,你同意吗?”学生思考后一致认为:“因为物体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重力,水重只有1N,即使物体把水全部排开,所受浮力也不过是1N,怎会大于1N?”此时,教师可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在一个烧杯中盛少些水放在桌上,另取一个外径稍小些的小烧杯盛多些水放入上面的烧杯中,发现小烧杯浮了起来。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原来浮力的大小是由物体在液体中“侵占”的空间来决定的,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无关。既然V排可以大于V液,那么F浮就可以大于G液,只不过平时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较小的物体浸在较多的液体中的情况而已。
五、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竞赛式”问题情境,是指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后,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多渠道地探究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探究思维进一步发展。如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后,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比赛计分的方式,提出竞赛问题:“现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已知电阻、开关、导线若干,请设计几种测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要求:画出电路图,说明测量方法及所测电阻的表达式。评分标准:每设计出一种可行方案得5分,如能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加2分。”于是学生情绪高涨、讨论热烈,组内人士纷纷献计献策。有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有的单用电压表,有的单用电流表,方案达8种之多,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的智慧达到了顶峰。
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要学生解决多少具体问题,而是要学生能“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引导他们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就在于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活动之中。长期坚持,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会逐渐形成,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谈物理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