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生活化教学”之管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5510 日期:2023-10-28 来源:论文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生活化教学”。
    一、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在遵循《新课程标准》落实知识点的前提下,自觉地、有目的地对教材进行增删、变更。如教材中打字员使用的“打字机”应改换成电脑;“百分数应用题”中有关利息的计算,教材中提供的数据已成为历史,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到银行了解新信息,也可让学生到附近银行了解新信息,或者让学生到附近银行、储蓄所采访,了解储蓄的意义,收集有关数据,使课堂教学题材新鲜、有据可依。
    二、开展“点”教学,促进知识内化
    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未知的,怎样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变未知为已知,促使数学知识内化?
    1、遵循儿童认知心理特点设计教学过程。皮亚杰认为: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从概括水平看,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比较突出,本质抽象水平还不太高;从掌握概念的方式来看,主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来掌握概念。
    因此,采用“生活化教学”应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特点,按照“感知——表象——抽象——具体化”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
如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就可采用这一方法:①寻找能与“平行线”这个概念相结合的实例——铁轨、门框对边等(感知);②从中发现“平行线”的本质属性(一、直线间距离相等;二、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没有交点)和非本质属性(直线可向两方无限伸展)(由感知过渡到表象);③突出“平行线”的本质属性,叙述出“平行线”的定义(由表象过渡到概念);④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概念,如梯子的横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等(形成概念)。
    2、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设计教学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样如此。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从生活实际引入:园林工人在公园里建造圆形花坛,要在空地上画圆;体育教师要在操场上画圆……这些圆是怎样画出来的?先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再提供下列几件工具让学生任选一件画圆:①一根线绳,一端系有粉笔,另一端用钉子固定在小黑板上;②一把直尺;③一个圆规;④一支粉笔。结果是,有的学生画成了圆,有的学生则没有。这时,教师引导:为什么有的画得圆,有的却画不圆?从而总结出画圆有三要素(定点、定长、旋转一周),抽象画圆的本质属性,对圆下定义。接着让学生看书,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通过动手画半径、直径,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定义,知道一个圆内可以画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此基础上,让全班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并在圆内画上半径和直径,测量其长度,得出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原则,应设计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并引导学生学会自觉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连乘应用题:爸爸生病了,他的药瓶标签上写着100mg×100片,医生建议“每天吃3次,每次吃300mg,一个疗程10天”。你认为这瓶药够吃吗?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小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强调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生活化教学,才能使“生活化教学”充满活力,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