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网:
摘 要: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历史课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含义、偏离人文轨道的现状及如何让历史课堂散发人文光芒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人文精神 历史课堂 学生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历史课堂应散发人文光芒。
一、直面历史教学偏离人文轨道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外在于人本身发展的目的出发,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过于强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和知识传授功能,导致历史知识的人文性被严重地遮蔽,学生的道德水准下降。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倒挂”的现象,心中是一片情感的荒漠。
二、如何在课堂中体现人文关怀,让历史课堂散发人文光芒
首先,教师要深入发掘文本中的人文资源。
历史学科中有大量的人文主义素材,老师要充分挖掘,渗透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十九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人类三次科技浪潮等,无不体现出人的聪明才智;中国近代的一些仁人志士为捍卫国家主权,抛头颅,洒热血,演绎了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历史,无不彰现出人格的尊严和魅力;更有一些先行者,如魏源、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在那茫茫长夜,为拯救吾国吾民,上下求索,锐意前行,终于探索出一条强国御侮之道,这无不显示出人的智慧高超和思想伟力。这些方面的素材,在历史学科中可以说俯拾皆是,老师要有意识地提取、加工、整理,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
其次,教师要重视建立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课堂。
历史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情、人性和人道的教育。要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中,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树立人本观念,注重个性生命生长,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
1、营造平等对话的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教学是双边的活动,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这就要求历史老师放下架子,营造一种平等的课堂氛围,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话的平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可以探讨写作意图,发现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等等;学生与文本对话,只有走进文本世界,全方位、多层次探讨文本内涵,才能完成从感知到获得情感共鸣进而领会文本奥秘的飞跃;学生与教师对话,在问答交流中,参悟了文理、文意、文趣,提高了鉴赏能力;学生彼此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学会了倾听与吸纳,学会了宽容和沟通,学会了协作与共享。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珍视独特体验,享受人文关怀。袁振国先生认为:“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学历史教学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情、神态、动作及生动的语言,展示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传递深刻精辟的哲理,使遥远陌生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而有灵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方式:
(1)角色扮演。历史学习中的角色扮演,就是以历史人物的特定身分出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的情感,模拟历史人物当时的表现,以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给学生比较深的印象,担任角色的学生会有更深切的体验。
(2)课堂辩论。比如,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习的目的,我们拟定了“科教兴国,史学同样可以大有作为”等辩题,采用课堂辩论这种教学方式,创设民主自由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的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价值,即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史学同样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3)古迹导游。即组织集体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历史古迹,学生分工合作,运用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充当讲解员或导游,让学生在历史氛围中体验历史情感。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义乌市博物馆,实地考察了丹溪陵园、日军的罪证——崇山鼠疫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体验了真实的和活生生的文化与历史,学会了沟通与交往,从而增强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最后,建构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在教学评价中,传统的教学评价重历史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德行、信念、人格;重结果,轻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在评价其知识掌握和科学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品质、内心体验、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把科学因素与情感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应评价其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增强,不仅关注学生成“才”,更应该关注学生成为健全的“人”。
评价的形式和方法应多样化,可采用提问、作业、口试、笔试等形式,方法可采用办故事会、做文摘卡、绘制历史题材的图画、编辑历史题材的小报或板报、编演历史剧、设计历史题材的软件、撰写历史考察报告或小论文等。要摆脱过去单一以考试为形式、以分数高低为衡量标准的模式,实现由终结性鉴定转向发展性评价。新的时代赋于教育新的使命。人文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醒,归根结底,它将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我们历史教学要着力凸现人文教育的功能,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教养作为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徐赐成《创新教学应涵育人文精神》。
2、徐沂《历史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3、周百鸣 朱世光《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让历史课堂散发人文光芒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