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 提高音乐课堂实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5494 日期:2023-10-28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随着音乐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评价一节音乐课的质量又有了新的标准。它不但体现在教学设计理念的新意性,更体现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音乐教学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它不但能加大音乐课的信息量,而且能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过程的目的。如何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在音乐课堂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下面就我对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的看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要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在音乐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军队生活的体验,很难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因此,课前,我从网下载了几段有关军人的视频,一段是2009年大阅兵,一段是士兵们在“5.12事件”中英勇救人的感人场面,并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对这两段视频重新编辑制作,随后在课堂上进行了播放。学生们被那难忘的一幕一幕感动了,他们从影像中强烈感受到了“当兵的人”的可爱、可敬、可佩,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演唱欲望,并要求用歌声去赞美那些“最可爱的人”。
    再如:《梨园撷英》是戏曲单元,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少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脸谱”,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我制作了有关“脸谱”的动画,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通过看脸谱、听脸谱、唱脸谱等环节认识了脸谱,了解了脸谱的有关知识,并轻松学会了《唱脸谱》这首歌,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脸谱颜色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二、要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
    想象是音乐欣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想象可以让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们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恰恰可以调动学生们的想象、联想能力,并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这个单元主要是介绍影视音乐,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时空相结合的艺术,意识到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特殊魅力,感受这种艺术的神奇和美妙。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我分别在两个班级做了实验:一个班级是通过听磁带、教师讲解和学唱歌曲的方法来学习,效果一般,学生对于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解析得不是很透彻。另一个班级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学习,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把课堂变成了演播厅,我们所有人都在录制节目,节目的名称是“音乐盛典”,而教师则变成了节目主持人,学生在开心激动的心情中进入了本单元的学习。课堂上我截取了大量的影视作品片段,设计了很多游戏环节,例如为人物挑选适合于他的速度、力度和音乐风格,为音符编写合适的节奏型等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互换影视作品音乐或者添加删除音乐,引导学生去思考、总结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最后达到的效果非常好,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觉得这堂课上得很轻松、很愉快。
    三、要用多媒体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与文学、地理等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创造美,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学唱《青藏高原》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藏族地区的风景、建筑、民族服装、民族舞蹈、民族风俗,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把地域风光、民族风情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学生,以民族情趣感染学生,以民歌韵味陶冶学生,使美的教育真正深入了学生的心灵,达到了传统教学媒体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要注重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实效性
    在音乐课堂中使用多媒体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无目的地用多媒体课件,有时候也会违背音乐教学规律。不能光注重学生视觉的体验,把教学内容都集中在大屏幕上,造成无关信息过多,不但不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反而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了视觉上,忽视了学生对音乐听觉体验的重要性,这样只会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引入教学的误区,收不到很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如我在听一位教师《金色的秋天》的欣赏课时,这个教师想用图片和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以找来了很多图片,其中是一些与课堂音乐无关的。用了大量的时间播放图片,事实上却影响了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的发挥,也影响了课时进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慎用多媒体,不能挤占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探索、分析与思考的时间,因为多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不能忽视音乐教师的技能展示
    听了很多公开课,我发现:很多教师都普遍犯上了一种“时髦病”,即课堂上的“吹、拉、弹、唱”等基本教学技能不见了,老师该范唱的不唱了、该演奏的不演奏了、该表演舞蹈的不去表演了,取而代之的是名目繁多的多媒体音频、视频画面。看起来,这课是够现代的,其实真正的授课效果如何呢?我曾经听了一节音乐欣赏课,在整整一节课中,教师没唱一句、没表演一点,只是在操作鼠标,播放图片、音乐。我不禁暗想:这样的课,其他学科的老师也会上吧?我想肯定会的,甚至上得会比音乐老师更好。那么,在当前多媒体普遍应用的环境下,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真的可以由高科技手段来替代了吗?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音乐课上音乐教师就应该展示音乐技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同时也树立起自己的威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如教学生唱歌的时候,教师充满感情地范唱、流畅地弹着钢琴,定能点燃起学生的情感之火,让学生唱得更有激情,达到“以情育人,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无法用多媒体音像来代替的。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的广阔空间,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了条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充分体现音乐课的价值,使音乐艺术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