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5509 日期:2023-10-28 来源:论文网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注重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让学生尝试自己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应当由个体主动建构,而非消极接受。当然,前提是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这除了要求平时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外,也需要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结构形式,如表明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箭头式、表现包含关系的括号式及树突式、表明对比关系的图表式等等,因为西方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为,组织有序、呈网络状结构的知识更便于学生理解和长时记忆。
    二、还学生历史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话语霸权,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建立课堂平等对话的氛围,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凸现,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这样一加一就会远远大于二。
    三、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历史知识的记忆方面我给学生介绍了很多记忆方法包括谐音形象记忆法、数学运算记忆法、年代间隔等距记忆法、中外历史比较法、联想推算法、顺口溜法等。如年代间隔等距记忆法,我让学生回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1941年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四、注重测试的反馈,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教师在注重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应注重单元测试的检查和反馈,适当弥补教学中学生能力增强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不足。测试反馈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迁移能力的分析,更要求学生通过老师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简短的试卷分析和下一步的措施及目标,使学生大多能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也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提醒学生与自己的反思和计划对照,督促学生进一步反思和调控。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效果良好,有些学生还由此学会了做整体的学习计划和总结,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