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必修1与老教材知识体系的比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4951 日期:2023-10-22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九月金秋时节,我省迎来了第三次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感触到新课程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诸多新理念。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在实施新课程的初始阶段我们感到太多的不适应,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多而课时少;探究教学难以开展;教学资源比较匮乏;课本和配套资料《阳光课堂》的知识内容不能衔接等。下面就新课标与旧教材从编排到内容上的相异之处进行比较,同时就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实施新课程一个学期以来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材变革,令人耳目一新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方法,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
    新课程在教材组织形式和版面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内容上真正做到了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进得去也出得来,避免了传统教材的“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理论知识,克服了学生难进去、难出来的不良现象。
    在课程功能上,新教材从以前的只是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逐步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目标上也做出了重大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应改变传统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通过对比新老课程,我们会发现在形式上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二、新课标与旧教材知识体系相比较
    旧教材以物质结构为主线,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知识的 “骨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血肉”,注重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如先学习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建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铺垫,再系统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形成理论体系。又以该理论指导氮族、碳族、镁铝、铁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对于具体元素,其知识体系也是很严密的:金属,按照“单质——氧化物——碱——盐”的顺序编排。非金属,按照“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的顺序编排。具体到某物质,又围绕其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等问题展开。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新课标与旧教材相比较,在知识编排、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把握不好,就会 “穿新鞋走老路”。也就是说应该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一种教育,这是教学中从无到有的新变化。王磊教授对教材的看法为:整合的思想,第一就是整合了多种学习方式,第二就是整合了三维目标的体现。这也是以前没有的、新的变化,应好好体会其中的内涵。因此新课标在强化双基的同时,还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以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和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表达。难度降低了,要求却全面了。
    而在内容上:第一,新课标强化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学习把握化学知识,培养能力;而不强调由概念、原理出发推导物质的性质。通过实验,开展探究,激发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和品质的形成。第二,新课标强化方法,尤其是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新课标必修 1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分为金属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两章,选择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元素如钠、铝、铁、铜为金属元素的代表,以氯、硫、氮、硅作为非金属元素的代表。第三,新课标在知识安排上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安排有:【实验】,不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不同条件,可由教师演示,也可边讲边实验或学生探究;【科学探究】,以探究为目的,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学生活动;【学与问】,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与交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科学视野】,属于辅助教学内容的一些阅读资料,多为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一些内容;【资料卡片】,包括数据资料、小常识等;【科学史话】,包括化学史料、化学发现等;【实践活动】,一些与社会课题相关的调查活动、研究和课外小实验等;【信息搜索】,提供信息线索,如网址、书目等;【习题】,包括思考题、练习题(包括开放式习题和实践性题目等)。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叩问新课程,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革。所以,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去做、大胆地去做,才能改进实践、丰富认知,让我们一起在探索中前进吧。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